<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投稿邮箱:fazhijxw@126.com
              
        法治江西网LOGO
         
        首页  权威发布  法治动态
        专题  高层声音  法治访谈
        普法教育  法治文化  法治大讲堂
        法律服务  法规查询  普法多媒体
        科学立法  公平正义  守法诚信
        法治政府  平安创建  法治社会
        南昌 | 景德镇 | 萍乡 | 九江 | 新余 | 365bet体育注册开户_mobilegame365_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 赣州 | 宜春 | 上饶 | 吉安 | 抚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江西网  >  守法诚信

        “为公益捐款,心里格外舒畅”

        金溪县秀谷镇徐坊村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徐春华当选2019年“全国诚信之星”

        2020-01-21 15:44:33    编辑:黄婉琼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徐春华(右一)在修路现场

          徐春华查看修建中的工程

          法治江西网讯 他曾在创业有成之时,毅然选择回乡成为一名村干部,帮助家乡发展建设。

          他将诚实守信视为一生的追求,村民都说他太较真,但徐坊村从“穷乱村”到“文明村”的嬗变却有赖于他的信用人生并推己及人。

          他一腔热血投身在徐坊村的新农村建设事业上,每年都捐资10万元用于家乡公益事业,累计金额超70万元。

          他叫徐春华,现年60岁,曾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优秀理事长。今年1月,他当选为2019年“全国诚信之星”。

          就在两年前,他被确诊为肺癌。他说,能够在有生之年帮助别人,回报家乡,他感觉很值。

          今非昔比 落后村蜕变成美丽村

          今年1月,在上海某医院,徐春华正接受第54次化疗。2017年冬,徐春华被确诊为肺癌,如今虽赴外治疗,但在他的心里仍是记挂着村里的一草一木。

          1月的金溪县秀谷镇徐坊村,潺潺溪水环绕村庄,红砖青瓦掩映在水里像一幅画。走进徐坊村,村内马路宽阔,能看到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长廊曲径通幽,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水上世博中国馆气势磅礴。周围的环境让人恍若进入旅游胜地,当年的落后村已蜕变为“中国美丽乡村”。

          “我几个娃儿有出息,都在城里扎稳脚跟,但自从村里大变样后,我就回来居住了。”在徐坊村休闲广场散步的八旬老人徐达生说,以往村子是全县有名的落后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村民的日常生活真实写照。

          说起村庄的悄然巨变,村民谈论最多、夸赞最多的是他们的“领路人”——徐坊村新农村建设理事长徐春华。

          2006年,当地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徐坊村被列为金溪县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当时远在广西出差的金溪企业家徐春华被推选为理事长。从此,徐春华舍弃许多合作项目,开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也是从那时开始,经常能看到他(徐春华)的身影出现在村里。”村民徐光辉回忆说。

          弃商返乡 投入新农村建设

          据熟识徐春华的村民介绍,徐春华19岁时不甘心在家种田,到金溪县无线电厂当了一名工人,26岁时升任该厂副厂长,负责生产和销售。1992年,他下海经商,先后涉足钢材、水泥、蚕丝被、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有村民回忆说,2006年徐坊村被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点后,当时开全体村民大会选理事长。村民们认为徐春华为人好,又不会贪污,又不要别的,于是一致选举他为新农村建设理事长。

          当时,徐春华正在广西出差,谈一笔蚕茧生意。徐春华回忆说:“那晚天上接到村民的电话,说是全村村民一致商量选我当新农村建设理事长,还说我看得起他们就来当,看不起就算了。”

          “当时,我很为难,那一夜都没睡着,晚上来回走动,最后考虑,人生一世草本一根,赚钱,多赚几百万没问题,但少赚几百万元也没问题。”徐春华说。第二天,徐春华给出了答复,等他这几天把一些事情处理好就回来。

          村民徐光辉告诉记者,之所以全村村民会推荐徐春华做理事长,与之前徐春华主持修好徐家祠堂和两条水泥路有关。

          “修建祠堂是村里的大事,没有一点威望和魄力是不行的。”徐光辉说,“修路也是一样,路线往哪走也伤脑筋,没搞好也会引发村民不满。”

          “我只能动之以情去说服有意见的村民,用行动去证明确实是为了村里好。过年他们回来我自己请他们吃顿饭,跟他们协商村里道路走向和祠堂占用面积。”徐春华回忆说。

          据知情者徐达生告诉记者:“那年徐春华老婆生了重病,治疗费用花了40多万元,来来回回治疗照顾,还要操办好建祠修路的事,很不容易。”

          在徐春华的带领下,乡亲们共同努力,2013年,徐坊村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近年来,该村荣获“江西省十大和谐村庄”、“中国美丽乡村”、“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等众多荣誉。徐坊村被建设成“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推己及人 要求村民诚实守信

          2003年,徐春华父亲在病危时对儿女们说:“现在你们富裕了,我的后事可以从简,但你们必须为家乡做些公益事业,为子孙造福。”徐春华当即作出承诺。

          2006年,村委会决定再建一条进村水泥路,不过当时村里面临资金难题。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兑现自己的承诺,让村民尽早脱贫致富,徐春华毅然拿出56万元资助修路。

          2009年鹰瑞高速开工建设,村里在征地、租地中得到一些补偿,加之对外承包山权、土地流转得到一些资金。村委会、村民代表合议决定,成立农村经济组织合作社(简称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贷款、对外担保,提供经营投资、产品销售渠道等服务,但前提是社员必须诚实守信。

          据村干部介绍,徐春华经常对他们说,经济发展的根基,须建立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之上,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源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诚实守信,信用是财富,信用是道德,守信是做一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要求。

          近年来,在村委会的推动、合作社的支持和徐春华的鼓励下,社员有的在外地做贸易、搞实体面包店、开物流公司,有的在本地办特色餐馆、开建材公司、搞汽车美容。他们在经营过程中,谨记徐春华所说的要诚实守信,建立了信用共同体,凭借个人信用就能得到银行的信用贷款,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据了解,徐春华先后荣获江西省城乡社区建设先进志愿者、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优秀理事长、抚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抚州市“龚全珍”式好干部、抚州市“百企带百村”活动先进个人等10多项荣誉称号。今年1月,他入选2019年“全国诚信之星”。

          热心公益 慷慨解囊近70万元

          按照远景规划和近期建设,徐春华带领村民先后修建了两条环村水泥路和村民入户路,整修排污水沟578米,新建了两个人工湖、一条文化长廊、一个水上世博中国馆,绿化草坪3000余平方米。同时,把村祠堂改建为集红色教育、文体健身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防雷设施等全部安装到户。

          该村一名村干部受访时表示,望眼整个徐坊村,青山环绕、绿水相伴、道路交错、房屋整齐、设施完备,成为全省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示范样板,先后有20余批省内外考察组来此参观指导。

          村庄变美了,变靓了,而徐春华却几次晕倒在工地上。“村民都说他太较真,一点也没说错。”徐春华的儿子徐敏说。

          据徐敏介绍,父亲徐春华多次出资出力为家乡规划美好蓝图,他的想法是挖掘区位资源、绿色资源、人文资源,科学进行新村规划建设。为此,徐春华曾自己出资4万元聘请上海设计院对村庄进行远景规划和近期建设,更是按国家级标准规划设计农业观光区、休闲娱乐区、生态园区三大主题区块。

          徐春华认识到,信息不灵、学风不浓是阻碍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他还挨家挨户征求大家意见,将徐氏祠堂改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并捐资2万元添置了乒乓球桌、彩电和书籍。接下来,又将有线电视、篮球场、公厕、澡堂、人工湖等一桩桩实事落实到位。对于村里的工程建设,只要缺钱,他都带头捐款。

          “为公益事业捐款,我心里格外舒畅。”徐春华说。

          在为村民打造宜居环境的同时,徐春华不忘倡导文明新风。为引领文明风尚,他拿出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徐坊村奖励基金,内容涉及教育、参军、健康等方面。如“健康长寿奖”,60岁以上村民逢十过寿就能获得1200元慰问金;“报效祖国奖”,对应征入伍的奖800元;“求学成才奖”,对考取全国十所名牌院校的奖励2000元。据了解,2006年以来,徐坊村已有30余人领取了“健康长寿奖”,10人领取了“报效祖国奖”,9人领取了“求学成才奖”。

          与此同时,徐春华还制定了“爱国爱乡、勤奋好学、创业致富、和睦相处”的村训,并组织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庭院”、“好婆媳”等系列评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徐春华每年都捐资10万元以上。近年来,他共慷慨解囊近70万元于家乡公益事业。

          ◎文/图 全斌华 记者付睿

          来源:(抚州市)
        相关新闻

        热点专题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