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投稿邮箱:fazhijxw@126.com
              
        法治江西网LOGO
         
        首页  权威发布  法治动态
        专题  高层声音  法治访谈
        普法教育  法治文化  法治大讲堂
        法律服务  法规查询  普法多媒体
        科学立法  公平正义  守法诚信
        法治政府  平安创建  法治社会
        南昌 | 景德镇 | 萍乡 | 九江 | 新余 | 365bet体育注册开户_mobilegame365_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 赣州 | 宜春 | 上饶 | 吉安 | 抚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江西网  >  热点专题  >  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事件

        江西出台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候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2022-11-16 18:02:00    编辑:曾若晨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传唱千古的名句,描述的就是江西南昌的候鸟。我省候鸟资源十分丰富,是冬候鸟和夏候鸟重要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尤其是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被誉为“候鸟天堂”。每年冬季,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等数十万只候鸟飞抵鄱阳湖越冬;每年夏季,遂川鸟道、五指蜂鸟岭作为夏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过境候鸟达300万只以上。我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鸟类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和觅食空间,候鸟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12月,我省举办的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有600余位国内外嘉宾光临江西,以鸟为媒,我们在江西搭起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也向海内外朋友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切实担负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先试、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法规和制度体系的重要使命,我省进一步建立健全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机制,坚决遏制并严厉打击伤害候鸟及其栖息地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候鸟的迁徙及栖息安全。2021年11月1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填补了相关上位法关于候鸟保护的空白性规则。202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西出台全国首部候鸟保护条例提出了表扬。

          《条例》的出台,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将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的亮点和特色,为全国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贡献“江西经验”。同时,标志着江西地方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于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大国担当,使“人鸟相宜”的画卷成为我国的一张美丽名片。《条例》从保护和解决威胁候鸟生存繁衍的实际出发,有效加强了我省候鸟保护管理工作,为我省全面做好候鸟保护,形成长效保护机制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进一步明晰候鸟保护工作责任。将候鸟保护工作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长制责任范围,并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相衔接,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研究、协调、解决候鸟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候鸟保护工作。

          二是明确了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措施。针对冬候鸟分布区一般较为集中、夏候鸟分布区相对零散的状况,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通过划定并公布候鸟集中分布区及范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栖息地改造、生态补水、人工投食等措施,适当改善候鸟生存环境;规范观看、拍摄候鸟的行为,科学设置候鸟观鸟点、观看路线,引导公众文明观鸟。

          三是突出白鹤的特别保护。白鹤是江西省“省鸟”,也是江西省靓丽的生态品牌,为强化“省鸟”白鹤这一旗舰物种的保护,设立“江西省白鹤保护宣传周”,提高公众对白鹤保护的意识;保障白鹤食物资源供给,加强对鄱阳湖区白鹤喜食生物的调查和监测,改善白鹤食物生长环境;要求白鹤分布区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等订立白鹤保护公约,有针对性地引导提高白鹤分布区公众的白鹤保护意识。

          四是加强候鸟保护的保障。在确立政府投入机制、候鸟致损补偿机制之外,还建立候鸟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科学设置观察范围、规范观鸟行为、减少对候鸟干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举办观鸟周、观鸟赛等活动,开发生态观鸟旅游资源,打造观鸟生态产品,推动候鸟生态产业化。

          五是加强候鸟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林长制工作要求,对候鸟集中分布区、重要栖息地候鸟保护实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区域执法协作,及时有效查处破坏候鸟资源的违法行为;建立候鸟保护约谈机制,明确对候鸟资源保护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的约谈和整改制度,从而有效压实候鸟保护责任,促进候鸟资源的保护。

          (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司法厅、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来源:()
        相关新闻

        热点专题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