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组建全国首家省级法治智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特别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为适应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研究和法律实务人才服务法治江西建设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在省委政法委、省法治江西建设领导小组的大力推动下,2016年12月23日,全国首家省级法治智库——法治江西智库落地江西财经大学,时任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省法治江西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尹建业出席智库成立大会并讲话。该智库由省委政法委、省法建办依托江西财经大学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智库专家由省内外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及法律实务部门专家中选聘的36名专家学者组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担任名誉主任,主任委员由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辉教授担任。
发挥优势,助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近年来,在省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及省法建办、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江西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法学学科及专业优势,以新型高端法治智库建设为抓手,广泛联系智库专家,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交智库报告、参与地方立法等途径,助力推进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邓辉领衔的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研究》及法学院相关老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个性化新闻推荐的反垄断规制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制度规则构建研究》《数字经济时代资本无序扩张的竞争法规制研究》等,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治理的重大现实需求,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重大招标课题《江西营商法治环境评估及其实现路径和方法》,形成了《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智能化测度软件》等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邓辉、杨德敏、易有禄、谢红星、喻玲等智库专家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撰写了20余篇高质量智库报告,并提交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作为决策参考。在《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西省数据应用条例》《南昌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江西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邓辉、易有禄、饶传平等通过提出立法建议、接受起草单位委托起草、承担立法评估、参加立法论证等方式,积极推动和直接参与地方立法工作。
成绩斐然,智库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应用转化。围绕助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智库专家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以高层次课题研究为引领和以高质量智库报告、法规草案建议稿、立法评估报告、立法论证意见等为呈现的智库研究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省领导批示肯定,不少建议被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并转化为法规、政策文件,为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邓辉、谢红星等撰写的智库报告《推动我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点建议》分别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省长叶建春等多位省领导批示肯定,易炼红书记批示:“省法学会此项课题成果值得重视,请梁桂、珠峰同志阅研”;易有禄承担民革江西省委会统战大调研课题撰写的调研报告《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在成果汇报会上得到时任省长易炼红的肯定,关于制定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建议得到现场回应,促成了条例的制定列入次年省人大常委会的年度立法计划;饶传平领衔起草的《南昌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建议稿)》被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在该条例正式制定过程中采用;喻玲等撰写的智库报告《多措并举 纵深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采用。
江西财经大学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的重大法治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学科搭建平台,以平台支撑项目,以项目转化成果,以成果助力全省双“一号工程”,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省高校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法治效果。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