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面对公安机关“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及违规取保候审”典型问题,特别是警情流失、执法监督滞后、执法数据智能运用水平不高等,江西省公安厅敢于刀刃向内,直面沉疴,破解难题,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建设“江西公安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对警情、案件以及办案场所的全面、实时、精准、有效监督。中央第八督导组对省公安厅党委给予了肯定,组长周波出席了系统上线试运行仪式。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冯延在《江西省公安厅关于“江西公安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情况的报告》上专门作出批示。作为重大成果之一,省公安厅在江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该系统自2021年11月1日上线试运行至今,共发送案件类警情查询告知短信1259136条;报警人进入小程序查询139062次;群众评价满意度提高22.59%;预警推送全省警情案件执法问题数下降28.89%。执法质量考评的案件优秀率明显提升,倒逼民警规范执法、严谨办案效果明显。
——源头监督“探头”更亮。研发扫码报警小程序,逐步引导群众自助报警、录入信息,最大程度减少民警对警情录入的“控制权”;在小程序中设置警情案件受理告知、进度查询功能,最大程度减少民警处警“随意性”,真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确保执法监督视野覆盖全部警情案件。运行以来,扫码报警小程序逐步为群众知晓、接受,比如,南昌市扫码报警数量占自报警警情比例在使用一个月后就达到29%。“自助录入”和“查询评价”有效预防了有警不处、有案不立等执法问题,警情案件受理告知、办理进度查询功能广受群众好评。
——过程监督“预警”更灵。通过拓宽数据来源、细化风险要素、涵盖关键环节,筛选出55个关键执法风险点,嵌入办案系统,依托AI计算,对执法办案全流程智能研判、实时预警、自动推送。尤其是针对基层民警案多事杂,容易遗漏疏忽时效时限的小问题,“智能提醒”有效防止了民警办案过程中问题由小拖大、由轻拖重,备受民警好评。在执法办案场所视频巡查系统中设置风险点,通过全省13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对办案场所和民警行为实时动态监督、预警。根据不同授权发起远程指挥调度、线上案件会商、指导案件办理,实现“辅助、支撑、监督办案”。
——外部监督“劲头”更足。用AI替代人工监督,有效提升对公安执法风险要素的发现能力、预警效率和监督刚性,最大限度挤压人为干扰的空间。针对薄弱环节,引入外部监督,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坚决防止“灯下黑”。在报警小程序中设置满意度评价和举报投诉功能,向群众搭建直接监督平台。对报警人的意见、投诉、举报,落地实施分级核查、整改、反馈,极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执法问题,推动执法办案最大限度公开透明。
为确保系统顺畅运行,务实管用,省公安厅制定了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系统工作规范,每季度通报系统全面试运行以来群众报警监督情况、案件办理监督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形成关于应用督导调研情况报告。不断健全发现执法风险、阻断违规行为机制,完善执法问题预警监督、异常执法数据动态监测、报备审核案件智能提示功能。对系统预警监测发现的问题,分级分类予以整改到位。将系统巡查通报情况作为执法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将整改执法问题作为评价执法民警绩效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稳步推进全省运用“智”管、“智”评,不断总结提高,力争“多点开花”,打造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江西样板”,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