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帮助存在不良行为或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自身缺失、改正不良行为,2020年1月,九江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在九江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开学。
该校开办近两年来,在规范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凝聚合力,以共管共教实现共防共治,先后接纳学生400余人。截至今年7月,该校学生转化成功率达86.2%,实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预期转化效果。
招生自主 办学灵活
专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2019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九江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建设九江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民办公助)的通知》,决定组建成立九江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
记者从九江市教育局获悉,当地前期一次性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建设完善该校基础设施设备,之后每年由财政划拨基本运转经费以保障正常运转,打造全省首个试水民办公助的未成年人专门学校。
实施民办公助对学校意味着什么?“招生自主、办学灵活。”该校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汤瑞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他看来,民办公助这一独特的办学模式赋予了学校招生、教师招聘、教育教学更多的选择权。
一人一档一策
作为一所专门学校,这里的生源有些特别。“来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家长、教师管不了的问题学生,他们‘讲义气’,但法治意识淡薄。”汤瑞华介绍,目前,学校教育矫正对象为10岁至17岁有不良行为或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他们大致被分为不服管教、厌学逃学、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等十种类型。
为帮助这些“问题少年”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九江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推行“三个狠抓”——狠抓规范化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办学特色。通过多维度打磨,让学生摒弃不良行为习惯。
规范化建设带来的最直观改变是学生精神风貌发生了转变。从内务到队列,从衣着到吃饭,从上课到就寝……学校推行的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逐渐让学生摆脱拖沓懈怠的毛病。“学校为学生配备了教官、生活及文化课教师,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锻炼、同劳动,不让学生脱离视线。”汤瑞华介绍。
据介绍,学生教育转化周期为半年至三年不等。为了不让学生与学校、社会脱轨过久,学校自编了40余万字的校本教材,一手抓文化教育,一手抓习惯养成。在每名学生入校初,学校都会安排教师与其一对一谈话,摸清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与品行,做到“一人一档一策”。
截至今年7月,九江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已先后接收400余名学生,学生转化成功率达86.2%。
以情感化 用纪转化
以情感化、用纪转化,这是该校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两大有效教育手段,也是其长期以来秉持的办学理念。
一名学生成功转化的背后,离不开家校社三方的共同努力。
“与普通学校不同,我们不苛求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而注重培育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因此,我们把《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的主修课之一。”汤瑞华介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法律意识、底线意识是教师每天必提的话题。
据介绍,该校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民警、法官、律师等来校上课,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模拟庭审。除了法治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该校重点攻坚的方向。数据显示,该校八成学生面临家庭破碎或疏于管教的问题,这让汤瑞华忧心忡忡。“需要矫正的不仅是学生行为,还有学生的家庭关系。”
据介绍,即便学生毕业离校,该校也坚持开展百日回访,定期跟踪了解学生回归情况和家庭关系变化。
徐绍军 记者李书贤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