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赣州政法系统组织全市政法干警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赣州公安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民警热心为群众服务 (图/王瑞)
连日来,赣州市公安局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赣州市公安局党委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原文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确保学深悟透。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至每一名基层民辅警。
“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推出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以来,公安满意度、公众安全感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名列全省第一。”赣州市公安局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绩,在学思践悟上见真章,在见行见效上下功夫,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在护航发展、平安建设、基层治理和服务民生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证件“全民免邮”,22万余群众受益,为群众节省费用400余万元;在中心城区,户籍业务“全城一号通办”,彻底解决了群众“排长队”“多头跑”的问题,实现“集中办”“一窗办”“就近办”。
同时,赣州市公安局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健全“快警快侦”工作机制和“四联四打”机制,纵深推进全民反诈。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以摩托化武装巡逻处警为模式的“城市快警”勤务改革,“城市快警”24小时街面巡防,确保“城市快警”全天候做到秒级响应、即刻处置。截至目前,全市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6.5%。
■赣州检察
助推“争第一、创一流、走前列”
检察官进企业上门服务 (图/姚卫东)
近期,赣州市检察院迅速掀起全院全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激励全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履职中展现检察担当。聚焦省委双“一号工程”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全力服务打造比肩大湾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慎办理金融犯罪案件,积极推动追赃挽损。全面推开企业合规改革,推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全市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管理案件41件,办案规模居全省前列。
创造性出台1+5系列方案和“392”人才培养计划,全市实现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设立全覆盖,刑事检察核心业务数据持续全省领跑。开展简易程序缺席审判、涉市场主体保全案件以及违规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民事执行等专项监督行动,突出纠治重点领域问题。全力打造“护红护绿护古”品牌。创新推广“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模式,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能动履职中展现最有力的检察担当。
■赣州法院
助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引导全体干警接受思想洗礼、传承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基层一线,组织干警到挂点帮扶村、挂点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横幅、讲授微党课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千名干警进千企、司法惠企零距离”活动,组织干警到商会、企业走访宣讲,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赣州中院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干实绩,推动落地见效。不断深化和发展新时代“寻乌经验”。紧盯“走稳前列、争做标杆”的要求,坚持唯实求真、系统集成,通过召开流动现场会等,赋予“寻乌经验”新内涵,进一步擦亮具有赣州特色司法品牌。持续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及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完善“民调评法院”和“民调评法官”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民意受理中心作用,努力做到群众有需求、法院有服务。服务保障双“一号工程”。围绕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法院职能,进一步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持续提升办案质效,高质量做好维护安全稳定、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促进就业保障、服务经济大盘稳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工作,以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赣州司法行政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律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赣州市司法局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成效,力促见行见效。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深入挂点联系的县(市、区)、挂点联系法律服务行业基层党组织,党建结对共建社区、结对共建企业、结对帮扶村、局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外人士等进行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开展宣讲,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该局建立落实法治赣州建设规划工作报告制度和宣传推介制度,推动法治赣州建设规划落地见效。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法治述职评议工作,谋划召开市级年度法治工作述职评议会,组织开展县(市、区)年度述法工作,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在全省率先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复议听证工作。组织全市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活动4700余次,全市接收“政企纠纷”102件,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册,设立服务点42个,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8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39万余元。
持续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公共法律服务大提升”“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援助力农民工”等活动。建立每月通报、每季调度机制,166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通过验收初审,推进12348热线与12345热线实现互联互转。常态化督导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将法治元素融入公园、广场、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基层阵地。
◎文/图 黄传钢 侯文君 习颖露 王玲 全媒体记者刘尊爱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