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市昌江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立“诉调联动”机制,畅通金融纠纷解决渠道,助力数字金融产业加速发展。
一、高位推动建设调解中心,领跑金融环境“新标准”。在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高位推动下,昌江区围绕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衔接难、联动难、缺少有效枢纽等问题,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一站式处理、多元化解”的思路打造了昌江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中心首批聘请金融、法律等专业资深专家调解员100人,拥有30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场所,经费保障充足,各种功能设施齐全。中心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着力整合资源,运用多元化手段强化诉源治理,依托信息化调解平台,让更多金融纠纷柔性化解,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金融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二、探索形成多元化解机制,构建金融解纷“新格局”。实践一套工作机制。中心明确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目标原则,通过设立一个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和多个分中心,有效整合全区金融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形成多方化解金融纠纷的合力,畅通金融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打通三大服务平台。加强与区人民调解协会、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打造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公益律师团三大服务平台。区司法局作为三大平台的管理部门,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讲座、现场咨询会,邀请专家与群众面对面答疑,与中心专职调解员互动交流,保证平台的良性长效运行。拓宽多元解纷路径。借助昌江法院“金霞调解室”,与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部门联合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进一步促进“三调联动”。通过“司法工作人员释法理+调解员通人情”,建立情、理、法相结合的多元解纷工作准则。建立人民调解员奖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调解成功率。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今年年初,在昌江区法院设立景德镇市金融法庭,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推动今年1-9月金融案件结案率同比增加25.07%,平均结案用时缩短4.7天。中心加强与昌江区法院的联合,进一步提升了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推动金融纠纷调解等服务有效延伸到农村地区。
三、常态长效践行司法为民,助力金融服务“新提升”。常态化便民利民。通过江西省人民调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实现矛盾调解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使矛盾纠纷在屏幕前就能得以化解。常态化辐射带动。在西郊街道、丽阳镇建立多元调解分中心,极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调解需求。通过“昌江司法行政”“法治新昌江”等微信公众号加大对外宣传,谋划开展分口参观学习、调解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老百姓共享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成果。常态化调度协调。建立健全中心调度机制,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牵头部门定期了解中心运行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每季度一调度,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每月一调度,中心每半年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一次运行情况。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