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中)主持公开听证(图/受访单位提供)
2021年,寻乌检察业务质效综合排名全省倒数,与“寻乌不寻常”极不相称。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寻乌县检察院党组把脉问诊寻良策,破解难题促发展,终于打通了寻乌检察的蝶变之路,60项核心业务质效跃居全省第一。
找准症结破除畏难情绪
今年2月初,寻乌县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检察院,干警队伍士气低迷,甚至部分班子成员都产生畏难情绪。
信心比黄金更可贵。该院检察长王泉花认为,“坚定信心”是当务之急,她迅速组织“关键少数”开展深入反思和全院干警开展“看问题、找差距、说想法、谈思路”大讨论大交流,深入查摆班子结构不合理、干警队伍综合素质弱以及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等问题。集中开展政治谈话、政治家访,全院干警思想从不接受“入薄”到“不甘薄弱”,畏难情绪和故步自封心态得以及时破除。
入额院领导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案件291件,主持召开公开听证15件,占全院总数65.22%。该院同时强化制度建设,紧盯检察业务考核指标,制定《“脱薄争先”工作方案》,激发检察人员认真履职尽责的热情。
扭转观念破除惯性思维
“以前没有这样做过”,此前类似的话在寻乌县检察院时常能听到,重刑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为扭转观念,该院召开案例学习会、务虚会、业务分析会,引导检察人员正确认识到不捕权、不起诉权和批捕权、起诉权一样,要正确行使权力。
此外,该院还巧借“外力”,多次组织干警外出交流学习。“以前认为办案符合法律规定,工作没什么差错就是干好了。现在看,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落后的。”该院一名检察官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形成了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的意识,理念跟上了,思路开阔了,效果、成绩明显不一样了!”
该院刑检条线有5个独立办案组,原本一个办案组一间办公室,存在数据核查不及时、办案组之间协作配合不密切等弊端。王泉花创造性地提出集中办案模式,打通壁垒,部门主任全面统筹,集中调度,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能动争先践行司法为民
“案-件比”是衡量司法办案质效的GDP,但在推行之初,寻乌检察院比率一度高达1:1.9866,在赣州检察机关排名16。“要把检察职能向侦查、审判两头延伸。”王泉花提出,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大提前介入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对起诉后的复杂案件强化会商,减少不必要的延期和退补。
通过不断优化“案-件比”,实实在在地减少当事人的讼累。目前,该院“案-件比”为1:1,已达最优,全市排名第一。
在办理谢某诚与王某均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监督一案时,检察官发现谢某诚因交通事故造成家庭困难,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谢某诚一家救助5万元,并主动协调乡村振兴部门落实多元救助帮扶措施,将被救助人作为长期帮扶对象。今年以来,寻乌县检察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7件,发放司法救助金37.6万元,最大力度帮助困难群众纾难解困。
赖剑平 陈艳梅 全媒体首席记者刘宇琦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