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12月9日,随着法槌落下,我省高校首场“庭审我来了”法治特色文化实践活动在东华理工大学拉开帷幕,近百名学生沉浸式参与这场法治体验活动。当天,东华理工大学联合新法治报社,携手江西高校创业学子联谊会,聚焦“守好‘知产’让大学生创业无形‘增资’”这一主题,面向部分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法治教育培训,以法治护航大学生创新创业。
“沉浸式”普法
开庭前几分钟,身穿“审判长”服装的桂训骏一直在庭外徘徊,手捧剧本一遍遍与同伴梳理流程细节。“对于语气、用词等各种细节,指导老师都会抠得很细。”桂训骏介绍,当天他们要演绎的“案件”是一个涉及专利权的纠纷,虽然参演的学生都来自法学专业,但真正接触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还是从本学期开始。“活动前做了很多功课,排练时对庭审剧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我们也会提出异议。”
每一份庭审剧本里都有“演员”的标注,里面既有对庭审细节的自我提醒,也有对专业词汇的解释,这让当天的模拟庭审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是庭上的唇枪舌战,还是休庭期间的普法互动,台下的观众始终竖起耳朵听,偶尔就案件判决展开交流。“这比单纯的课堂教学生动多了。”台下一学生说道。
定制法治大餐
据悉,围绕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东华理工大学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离不开法治保障。”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刘云海认为,学校应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法律、风险投资等知识的认识,构建相应的法治知识框架,培养更多“懂法律、守规则、会用法”且具有创新创业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东华理工大学联合新法治报社,携手江西高校创业学子联谊会,整合南昌航空大学正行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和教育专家的力量,为在校大学生量身定制了此次创新创业法治教育培训,为师生奉上一顿丰盛的法治大餐。
“这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尝试。”“庭审”结束后,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刘俊表示。此外,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肖良平表示,“庭审我来了”打破了单一的普法教育宣传模式,具有直观性强、教育性强等特点。
助力创新创业
活动现场,来自江西高校创业学子联谊会的陈丽丹、孙庆辉、周霞3位创业者分享了创业故事。
活动结束后,东华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德胜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场活动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他认为,以“双创教育+法治培训”模式开启主题普法活动,让法治助力创业,这种形式能更好地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
文/图 全媒体记者李书贤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