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他尽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被同事称为90后“和事佬”。
他坚信态度决定调解工作成败,全力做一名有“温度”的调解员。
他就是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杨家村治保主任杨文龙。因工作成效显着,2019年他被聘为高新区人民调解专家,202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
工作中的杨文龙
●杨文龙
199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现任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杨家村治保主任。2019年被聘为南昌高新区人民调解专家,202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
90后小伙化身专职“和事佬”
在同事眼里,1992年出生的杨文龙是敢于担当的“和事佬”。
5月10日,记者走进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杨家村委会,一眼就看到了“杨文龙调解工作室”。
工作室里,一摞摞矛盾纠纷调解档案整齐地摊放在办公桌上。
“无论什么样的纠纷,他总能想方设法让双方握手言和。”杨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徐龙英介绍。
“他虽然看起来年轻,仅有不到4年的调解工作经验。但工作期间,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徐龙英说。
2013年大学毕业后,会计专业出身的杨文龙进过银行、金融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但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每份工作都做不长久,只能四处漂着。”杨文龙说。
2018年,26岁的他“漂”回了家乡杨家村,经过选拔成为村委会治保主任,主要负责村民的纠纷调解工作。“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工作乐趣和自我价值。”
2019年,他创建了“杨文龙调解工作室”。
“这样的调解让我心服口服”
杨家村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毗邻多所高校,小商小贩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矛盾多发。
2020年8月12日晚,在杨家村2区26栋,有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引发冲突。冲突导致樊某头部受伤,而尚某脸部出现了肿胀。事后,樊某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杨文龙组织双方调解。
“当时双方情绪都极不稳定。”为此,杨文龙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耐心开导双方。很快迎来了转机,樊某表示不去验伤,但是尚某需支付医疗费用3500元。对此,尚某表示同意。
在最后一次调解现场,樊某与尚某均表示:“这样的调解让我心服口服。”
“群众纠纷无小事,就算是‘小疙瘩’也可能会引发大矛盾。”杨文龙认为,做好基层调解工作必须保持“三心”(热心、耐心、决心)。几年的调解工作下来,他独创了“1+网格+X”的调解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做一名“有温度”的调解员
“为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杨文龙不惜牺牲节假日,三番五次上门做当事人的工作。”徐龙英告诉记者,在同事们眼里,杨文龙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做一名“有温度”的调解员。
“我们两家合伙做生意有2年,中间产生了矛盾,有几次差点打起来了。”村民杨某介绍。
原来,杨某和其姑父熊某产生了经济纠纷。杨文龙获悉后,主动介入调解。
“别的先不谈,毕竟你们是亲戚……”在杨文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下,这起持续了将近两年的经济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2021年年底,杨家村的一名村民驾车突发交通事故,导致对方当场死亡。这是杨文龙从业以来接手的第三起死亡赔偿纠纷。“我第一次处理这类案件时足足用了三个月。”他说。而这一次,面对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杨文龙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让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
“每帮群众解决一个问题,都很有成就感。”杨文龙说。
“有纠纷找文龙”
如今谈起杨文龙,杨家村的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村民樊大爷经常夸赞他:“没想到他真行,是一名出色的‘和事佬’,完全打破了我对‘年轻人干不好调解’的刻板印象。”
然而,刚开始接触调解工作时杨文龙遇到了不少困难。
“一开始我连最简单的纠纷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知道怎么和矛盾双方沟通。”杨文龙坦言,当时确实缺乏理论知识和经验。
为了快速提高调解能力,他开始“恶补”人民调解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
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外,他还经常参加镇里的调解工作培训会,遇到问题时虚心向前辈请教。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遇到问题时向他人请教,在休息之余抓紧时间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才能做好调解工作。”杨文龙说。
从不知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到可以用最通俗的道理、最接地气的语言化解双方的纠纷,杨文龙逐渐成了调解能手,“有纠纷找文龙”已成为杨家村群众的“共识”。
据不完全统计,杨文龙工作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200余起,结案率达95%以上,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因工作成效显着,2019年他被聘为高新区人民调解专家,202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
文/图 实习生张宇坤 记者付睿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