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李洋
5月下旬以来,赣州市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八成。
赣州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李洋,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市防指领导统筹调度指挥当好参谋助手,协调各地各成员单位凝聚防汛救灾工作合力,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防汛抗洪作出了积极贡献。
助力打赢防汛抗洪硬仗
6月6日凌晨,赣县区韩坊镇突降暴雨,当地转移安置3191人;6月13日,瑞金及桃江流域发生洪灾,7.7万人被提前转移;6月14日,龙南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区发生严重内涝。面对接二连三发生的洪灾,李洋和同事们坚守岗位,科学研判,当好决策部门的参谋助手。
“瑞金及桃江流域发生洪灾时,由于预判准确,调度精准,我们提前对可能受洪水影响的群众进行了转移。”李洋说。
而就在赣县区遭遇洪灾前夕,李洋刚刚失去一名至亲。6月4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办公室,却突然接到外公去世的电话。第二天吊唁完外公后,他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和屏幕雷达中不断闪烁的预警红点,想起此时正处在防汛救灾最为紧要的关头,毅然决定取消休假,强忍着亲人去世的悲痛继续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
果断泄洪保障水库安全
上犹江水库位于赣州市章水上犹江流域中上游,坝址坐落于上犹县陡水镇,是赣州最大的水库。
6月下旬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上犹江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李洋和同事们加密监测预报、滚动会商研判、及时科学处置,牢牢抓住水利工程调度这个“牛鼻子”,果断采取泄洪措施,既有效应对洪水,又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牢牢掌握防汛抗洪主动权。汛期,上犹江水库累计泄洪10.54亿立方米。
6月18日至21日,上犹江库区普降暴雨,上犹县平均降雨150.8毫米,是多年均值(39.7毫米)的3.8倍,崇义县平均降雨200.3毫米,是多年均值(39.4毫米)的5.1倍,均为历史同期第一。
受强降雨影响,6月21日18时,上犹江水库水位增加至199.17米,超汛限水位0.77米,超设计洪水位0.17米。为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做好腾库容防汛工作,赣州市防指先后4次调度上犹江水库,6月20日9时至13时,出库流量由5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950立方米每秒(为近20年来最大下泄流量),此时入库为2625立方米每秒(即洪峰流量,6月20日12时,此时削峰率达64%)。从6月20日14时起,上犹江水库继续开闸泄洪,出库流量从950立方米/秒增加到1100立方米/秒。6月21日7时起,出库流量升至1300立方米/秒,同时下游的南河、仙人陂和罗边水电站匹配运行泄洪。
“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防汛人忙碌的身影。李洋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好防汛抗洪排头兵,坚守在防汛抗洪的指挥中枢。
今年5月下旬以来,汛情险情频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洋以单位为家,连续一个月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工作,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6小时,累计起草各类通知、文件、讲话46篇,保障参与各类会商、调度会议30余次。
李洋自2015年从事防汛抗旱工作以来,始终踏踏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基础工作,工作以来,值班值守“零失误”、监测预警“零遗漏”、信息报送“零差错”。同时,他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凭着一股好学多问的劲头,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防汛业务的“门外汉”成长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
文/图 刘兴旺 记者刘学龙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