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投稿邮箱:fazhijxw@126.com
              
        法治江西网LOGO
         
        首页  权威发布  法治动态
        专题  高层声音  法治访谈
        普法教育  法治文化  法治大讲堂
        法律服务  法规查询  普法多媒体
        科学立法  公平正义  守法诚信
        法治政府  平安创建  法治社会
        南昌 | 景德镇 | 萍乡 | 九江 | 新余 | 365bet体育注册开户_mobilegame365_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 赣州 | 宜春 | 上饶 | 吉安 | 抚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江西网  >  法治动态

        “‘宜春速度’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宜春在全省率先建立“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 助力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市”

        2022-12-30 09:57:24    编辑:曾若晨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一年多的时间,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吉利等行业头部企业,超百亿元大项目纷纷花落宜春。

          2022年前三季度,宜春已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达315个,总投资额1792.24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文旅商贸、先进装备、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纺织鞋服、建材家具等领域。

          宜春何以能够吸引八方规上企业纷纷入驻?

          资源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和宜春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头号工程”等原因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宜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江西省委、省政府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市委政法委在全省率先建立“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将其列入“一把手”工程,细化配套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末端落实,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文/图 周袁晓丹 全媒体记者周均国

          宜春目前单体投资量最大的工业项目国轩高科启动

          交警全力确保企业大型设备运输车队通行

          ◎“宜春速度”引来头部企业再“落子”

          10月8日,宜春国轩高科二期20GWh项目开工仪式在宜春市举行。这是继今年5月份一期10GWh项目投产后,国轩高科再一次在宜春布局。

          国轩高科是国内最早进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瑞士成功上市的中国动力电池制造企业。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国轩高科何以相中宜春?

          “宜春速度”给出了答案。

          2021年2月16日,大年初五,宜春市委书记于秀明率队赴国轩高科考察。此前,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副总裁黄章喜先后率团来宜春实地考察,并制定了宜春国轩项目推进方案和时间计划。

          2月28日,国轩高科投资115亿元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落户宜春经开区签约仪式举行。8天后,国轩高科和宜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从第一次接触到签订框架协议,仅用40天时间。一个月后,一期项目破土动工。

          二期项目开工仪式上,宜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严允致辞时说:“从接洽开始,双方就高度互信、密切合作、同向发力,最终跑出了百亿项目40天签约、4个月落地、一年建成投产的‘宜春速度’。”

          答案背后,是以“宜春速度”彰显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项目推进过程中,宜春法院“政府+法院”府院联动联络处了解到国轩高科在收购宜春科丰新材料、江西合纵锂业项目时,被收购公司涉及股权转让纠纷诉讼案,便主动对接,共同组织案件当事人进行调解,为项目落地扫清重大障碍。

          “宜春是个好地方,孕育着好产业、培养着好企业。”作为从考察到建设再到投产的亲历者,江西宜春国轩董事长黄章喜在开工仪式上致辞时,分享了投资宜春的感悟,他动情地说:“一年多来,在宜春市各级领导大力支持、高位推进下,宜春国轩得到快速高质量发展,国轩高科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为宜春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国轩高科宜春项目计划投资达230亿元,含动力电池、碳酸锂、采选矿等项目,2025年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率先建立政法护企直通机制

          “只用了3天,我们企业就恢复了生产,‘宜春速度’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日前,宜春康冠致新公司总经理张广将一面印有“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心系企业排忧解难”的锦旗送给宜春市委政法委。

          此前,该公司因面临一起盈余资金分配纠纷案而陷入困境,宜春市委政法委得知后,立即组织专人进行分析研判,并督促市、区法院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避免出现“办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在市、区两级法院干警的努力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了调解,袁州区法院依法解除了保全措施。

          纠纷迅速调解,与宜春市委政法委推出的“‘1+1+1+N’政法护企直通专项行动”密切相关。

          2022年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以最高规格召开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擂响了虎年出征第一声战鼓。

          宜春市委、市政府随后密集出台了《关于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全面推进执法司法优化升级,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3月11日,宜春市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随即出台了《全市政法机关“1+1+1+N”常态化政法护企直通专项行动方案》(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

          “‘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即各级政法机关为辖区重点企业(项目)安排1名政法机关班子成员、1名机关干警和1名法律实务专家,建立一支法治服务团队,开展组团式‘一对一’服务。”宜春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科长潘卫平告诉新法治报记者,“对企业开展法治宣讲、法律咨询等N类活动,跟进保障服务企业(项目),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事项的确定以企业的合理合法需求为原则,不影响、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

          《行动方案》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将“‘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配套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末端落实,建立服务企业清单式管理、常态化工作研判、涉企事项闭环式处置等机制。

          宜春各级政法机关迅速跟进,不仅夯实、优化原有的举措,同时创新推出了系列靶向精准的政法护企新规新策,聚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千警联千企”暖企亲商

          “紧急求助,我们的大型设备无法运达指定地点。”7月15日,宜春市公安局接到宜春罗宾板业协助运输大型设备的请求。

          原来,宜春罗宾板业的大型设备不可拆卸且体积巨大,按常规方式方法难以将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且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交通安全。

          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迅速组织警力,与企业方对运输路线制订方案和预案、对经过道路的信号灯和护栏等交通设施进行拆除、安排警车压道确保行车安全……

          最终,大型设备运输车辆从罗宾公司城南老厂区出发,在交警的全程护送下,历时6个小时,于次日凌晨顺利到达20公里外的宜春经开区新厂区。

          这是宜春公安施行“‘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以来的众多事例之一。

          宜春公安机关在护企方面走得快、走得稳,其“千警联千企”挂点联系企业(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行动全面铺开以来,截至目前,联点数量达1826家,收集意见建议1592条,帮助解决企业困难839个。

          “宜春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对标‘第一等的’标准,采取党委主导、‘一把手’主抓、设立‘营商办’、实施专项督察考核等有力措施,科学开展‘1+1+1+N’政法护企直通专项行动。”宜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俞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着力打造‘千警联千企’挂点联系企业(项目)优化营商环境,企有所呼,警必有应,致力于构建‘亲’‘清’警企关系。”

          ◎“政府+法院”解重点难点问题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眼看要流拍的土地竟然拍出了如此高的价钱,多亏了府院联络处的大力协调!”

          奉新法院在处置一块破产企业的土地时,第一次拍卖“流拍”。奉新园区的“府院联动联络处”多次协调法院、市场监管局、园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为破产企业资产变现问题“坐诊开方”。最终在二次拍卖时,以656.5万元,比二拍起拍价高150万元的价格交易成功,使沉寂五年有余的“僵尸企业”闲置资产得以焕发生机。

          宜春中院建立了“政府+法院”双包案制度,设立了府院联动联络处,协调解决地方政府和法院提交的破产审判涉及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税收优惠等重点难点问题。

          “现在银行贷款下来了,不仅盘活了资金,企业的诉讼纠纷也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真心感谢‘惠企快执中心’对企业的服务!”日前,宜春某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马某激动地说。

          此前,卢某等190名员工与宜春某新材料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劳动纠纷系列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袁州区法院“惠企快执中心”执行法官发现,该涉案企业因各种债务陷入停产。

          通过“惠企快执中心”多方协调,将该新材料公司与某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牵线“联姻”,该新材料公司成功整合融入“百亿招商项目”,使得该公司重焕生机,卢某等190名员工赔偿款也获得清偿。

          “惠企快执中心处理涉企纠纷时注重将法理、情理融合到每一个案件中,平均办案用时13.5天。”宜春中院执行局负责人胡圣华说。

          “今年以来,宜春法院深度融入市委政法委的护企直通机制。”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甘立新说,“构建了重大项目法官工作室、府院联动工作联络处、惠企快执中心‘三驾马车’。”

          宜春法院推出的“三驾马车”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域覆盖、实体化运行,获得省、市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法院推广。

          ◎“22条新规”细化履职权限

          “感谢检察机关协助我们排除生产安全隐患,让我们企业的生产环境更加规范安全。”江西瑞磁电子有限公司、江西中工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挂点企业检察官如是说。

          这是宜春全市检察机关全面开启入企联企帮企的一个可喜变化。

          2022年4月1日,宜春市检察院党组会专题审议了《宜春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22项具体措施,简称“22条新规”。

          “22条新规”强调,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强化平等司法保护,全面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积极运用刑事和解、调解、司法救助等手段多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绝对禁止利用司法手段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2条新规”列出了检察人员依法规范办案的10项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及15项司法政策清单,细化检察人员履职权限,为助力宜春打造全省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检察办案准则,也为检察人员检验自身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对照。

          “宜春市检察院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主动融入市委政法委的‘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细化配套措施,不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检察参与度。”宜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欧阳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部署开展‘百名检察官进百企’活动,提出22项具体措施,都旨在全力服务保障宜春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市’贡献检察力量。”

          ◎“综合查一次”让执法“攥指成拳”

          “你们今天的检查很高效、规范、有序,几个部门一起指导,让我们一次性整改到位,比以前省事多了。”在接受“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后,铜鼓县天柱峰景区负责人不禁感慨道。

          10月17日,铜鼓县司法局联合县文广新旅局、县市监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对大塅镇天柱峰景区进行了一次“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天柱峰景区的客运码头安全设施、游步道安全防护设施、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维护、消防安全等事项。

          “综合查一次”是宜春市司法局探索推行的执法检查模式,针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部门检查的企业或者新产业、新业态中的重点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联合编制“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任务,合理安排联合检查频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受到了行政执法单位和检查对象的一致好评。

          “宜春司法局积极融入‘1+1+1+N’政法护企直通机制,为减轻企业负担,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将‘九龙治水’变为‘攥指成拳’。”宜春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喻川受访时说道。

          ◎八方规上企业纷纷落户宜春

          营商环境的优化,引来了一个个优质项目花落宜春。

          2021年7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约135亿元,在宜春建设宁德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规划锂电池产能约为50GWh。

          2022年8月,比亚迪宣布拟在宜春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9月29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宜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从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新型锂电池、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人民币。

          宁德时代从洽谈到签订项目落地协议仅用半年多时间,项目一期今年内将试产;比亚迪从对接洽谈到签约仅用64天;赣锋锂业新投资300亿元项目仅洽谈4个月就完成落地签约,“宜春速度”一次次得到检验。

          截至2022年11月27日,宜春市锂电投产企业达179家;在建锂电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1500亿元。

          据宜春市商务局10月31日官方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利用省外项目资金683.67亿元,增速9.27%,列全省第4,较2021年同期前移3位;已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15个,总投资额1792.24亿元。其中亿元项目207个,有2个为100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文旅商贸、先进装备、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纺织鞋服、建材家具等领域。

          “宜春市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聚集优势,为企业发展打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11月18日,吉利科技集团磷酸铁锂材料和10万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宜春,签约仪式上,吉利集团副总裁余卫动情地说,“吉利科技集团非常看好在宜春的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下一步,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发力,在提升涉企服务上提速加温,将服务保障‘一号改革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牢抓实。”宜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龙启波说,“助推宜春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全媒体记者龚少春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法治江西网
        相关新闻

        热点专题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