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芦溪县人民法院执结申请执行人童某与被执行人曹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案案件标的不大,金额为1万元。但被执行人多次逃避执行,到最后干脆外出务工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导致案件最终终本结案。
但为何案件最终成功执结?
据悉,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要求被执行人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被执行人未在家中,只能向被执行人家属留置送达,并且要求被执行人家属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
然而,被执行人家属一方面称没有钱还,另一方面称金额不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被执行人家属拒不配合法院工作,在送达申报财产令到期后,法院决定依法将其纳入失信人员名单,但依旧未能促成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
此外,2017年11月15日,芦溪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再次前往被执行人家中,被执行人依然不在家中。于是,执行干警拿出预先准备的悬赏公告、失信决定书、拘留决定书在被执行人家中及附近人口聚居地点进行张贴。并向家属告知:“如果不按期履行法定义务,下一步将会影响到文明村委会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工作。希望被执行人不要因为个人的私利影响到全村的荣誉。”
2017年11月20日,被执行人曹某手持1万元现金在村委会同志的陪同下,来到芦溪县人民法院缴纳1万元标的款。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做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据了解,2017年以来,芦溪县人民法院对“老赖”接连采取失信曝光、限制高消费、悬赏公告、限制文明单位评选等执行措施,迫使60余名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了法律义务,执行效果显着。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