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份,全省执行结案1441件,执行到位标的额6443.32万元。执行结案数及到位标的额均创历史新高。”记者获悉,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推进诚信建设,会昌县法院齐心攻坚,推出“六项制度”,全力化解执行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特殊主体执行案督办制度
涉公职人员案件执行专项行动,引发了社会“老赖”自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蝴蝶效应”。为此,会昌法院趁热打铁,出台特殊主体执行案件督办制度。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员会及公职人员、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由县委政法委发出“督办函”,送达乡镇或单位“一把手”。责令限期履行,逾期追责,法院执行部门及时跟进,力保落实到位。今年共发出“督办函”32份,促成特殊主体作为被执行人案件执结率达到100%。
“应拘尽拘”制度
同时,该院出台制度,凡被执行人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符合法律规定适用拘留措施条件的,大胆实施司法拘留措施。2014年~2016年,执行司法拘留被执行人1018人次。今年1-6月份,实施司法拘留158人次,拘传94人次。执行拘留人数居全市、全省首位。司法拘留后85%以上案件得到执结,效果显着。
律师执行调查制度
在申请执行人无法取得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相关证据时,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法院发出执行调查令,授权代理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进行相关执行案件的调查取证,为最大限度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创造条件。今年1~6月份,发出执行调查令21份,全部找到被执行人财产,执行结案14件,部分执行7件。
此外,今年以后,该院尝试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民间爱心捐助的方式筹集救助资金,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并将司法救助、政府救助、扶贫帮扶等救助资源有机整合,切实解决申请人生活困难,实现案结事了。
立审执联动制度
为解决立审执“分工分家”,业务衔接不紧密,造成执行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近年来,会昌法院建立了立审执工作分析交流制度。该制度规定,立案、审判、执行工作人员可根据案件情况,适时要求召开分析交流会,对各环节工作中发现的且受其他环节工作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工作,实现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促进立案、审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高。
全方位执行宣传制度
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活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宣传、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依法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受惩戒情况等公之于众,扩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威慑效果。今年1~6月份,受信用惩戒的老赖有132人主动履行完法律义务,共邀请代表委员亲历执行案件13件,召开执行兑现大会2次,电视报道6次。引导全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形成理性认识,为法院执行攻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