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执行要闻

        诉前调解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会昌法院多举措执源治理显成效

        2021年03月15日 16:25    编辑:黄婉琼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近年来,会昌县人民法院坚持把矛盾预防化解工作挺在执行立案之前,尽量减少执行立案,源头治理成效明显。据悉,2020年,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75件,执结2072件,结案率99.86%,执行到位金额2.32亿元,“黑财清底”目标如期完成。执行工作综合考核位居全市法院第一,名列全省法院前茅。

        法官深入乡村调解

          立审执联动加大诉前调解力度

          曾某没有想到,自己的官司还没打,矛盾就被化解了。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会昌法院积极推进“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充分借助民间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解纷力量,构建了诉讼服务中心、综治诉调对接中心、乡镇村居等多层面的解纷新格局,加大诉前矛盾纠纷化解力度。

          “诉前调解太便民了,快捷、高效,还节省诉讼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庭矛盾化解了,关系和好了!”曾某是一起赡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他的家庭关系重新和睦了。

          曾某的案件只是会昌法院诉前成功调解的一个缩影。从立案起,该院法官就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告知其诉讼风险、执行风险。为了走好立审执协调联动“一盘棋”,该院积极鼓励干警在送达应诉、法律文书等材料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调解。

          在送达环节,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该院加大即时履行和清结工作力度,力促即时兑现,实现一次性履行。在审判环节,承办法官坚持调解优先,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加强判后答疑和息诉服判工作力度,依法积极促使当事人在审判环节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力争减少执行案件。

          2020年,该院诉前调解案件1879件,调解成功率为99.94%。

          执行集约化提升执行质效

          同一案件,由于分散在不同执行团队,相关信息不能完全共享,导致案件推进慢、执行效率差、申请人满意度还低,该怎么办呢?

          针对该问题,会昌法院全面推行执行团队办案模式,实行以法官为主导的“法官+法官助理(执行员)+法警+书记员”团队办案模式。此模式的运行,使该院形成了“人员分类、事务集约、权责清晰、配合顺畅”的执行新格局。

          通过类案集中执行,2020年,会昌法院先后对涉“某水电站”、“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近百起案件进行了“批量集中执行”,对执行对象相同、被执行人相同或申请执行人为其他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的案件相对集中办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该院对执行工作采用“精细化管理”,创新案件繁简分流、协同执行等执行机制,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和关键节点管控,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

          此外,为了让申请执行人及时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及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消除其心中疑问,会昌法院加强对当事人的答疑解惑工作,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有效地避免了执行信访案件发生。

          司法网拍解执行财产变现难

          坐在电脑前,紧握鼠标,不断刷新电脑页面,生怕错过抢拍时间点……这是会昌法院的“网拍现场”。

          一直以来,执行财产变现难都是解决执行难的“痛点”。网络司法拍卖作为强制执行中处置财产的一种新措施,在及时、有效兑现债权人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为合同纠纷,任某被法院判决赔付周某19万余元,但判决生效后未主动履行。会昌法院通过“线上+线下”查控发现任某名下仅有一辆奥迪车可供执行。在交管大队协助下,该奥迪车被扣押拍卖。

          2020年8月,经过58轮竞价,11次延时,最终任某的车辆以153910元成交,溢价率达50.3%。

          因具备信息传播迅速、公众参与便捷、过程透明高效等优势,网络司法拍卖已成为该院进行财产处置的首选方式。会昌法院指定专人负责网络司法拍卖的具体运行,对所有未执结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筛选,符合拍卖条件的及时发布网拍信息。同时,该院加强对拍卖工作中各流程节点的监管,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工作进展,切实提高执行案件拍卖工作效率。

          据统计,2020年,会昌法院网络拍卖量389件,成交量110件,成交额4190.93万元,溢价率24.22%。成交量同比翻了一番,标的物成交率76.92%,同比上升了27.37个百分点。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97.67万元。促成执行结案91件,部分履行71件。

          此外,该院还与县农商行合作,在全市首创“法拍贷”,2020年该院“法拍贷”成交金额131万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文/邹桃生 邹铠 杨娴 王白如 首席记者刘宇琦

          来源:江西执行网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