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执行要闻

        江西萍乡:执行法官柔化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方式

        2018年09月28日 16:58    编辑:黄婉琼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根据当前法制环境提出的重大司法使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江西省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办理执行案件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出解决部分案件难点的破解之法,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助力。

          开启预评估机制,加快涉案财产处置步伐

          “清晨,执行法官刚进办公室,桌角整齐的摆放一本评估报告,与平常评估报告不同的是,这是一份预评估报告,评估的财产并未进入执行阶段”。近日,某银行申请保全某电子公司名下财产,保全期间,某电子公司因引进外来资本,正处于资产清算阶段,为避免财产流失风险,申请人某银行向法院提出了对保全财产进行预评估申请。自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试行在案件审理阶段受理对保全标的物预评估申请制度的通知》后,萍乡市法院快速反应,对保全阶段符合条件的评估申请予以受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摇号选定评估机构。

          评估时限在执行程序中很难控制,给执行案件的办理进度带来不确定性。相比传统的执行评估程序,保全阶段的预评估程序更安全、高效。因预评估程序不计入办案期限,评估机构和保全法院有足够时间查清评估财产的瑕疵、租赁、附属装修、权利负担等信息,拉长问题暴露的周期,提升评估报告准确性,提高执行财产处置的安全性,避免竞买人因发现财产与法院描述不一致而申请悔拍的情况发生。此外,预评估机制是将执行阶段的财产评估程序前移至诉讼保全阶段,为执行阶段的财产处置做好前期工作,在保障评估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执行案件办理期限,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让申请人能够尽早实现胜诉债权,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部门联合,为被执行人企业开通“专属通道”

          “感谢市法院为被执行企业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下一步我们将企业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尽快登上解困平台”。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萍乡市法院针对被执行人企业诉求,联合市工商联和各行业协会,共同打造被执行企业解困平台。平台专门对有一定发展前景,经营中暂时遇到困难,自身迫切需要通过招商、融资、并购重组、财产置换、债转股等方式解决困境的被执行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途径。被执行企业将企业基本信息汇总后,送至市工商联,市工商联通过向法院了解企业涉案和负债情况后,将符合条件企业推送到解困平台。目前,全市共有十余家企业陆续向市工商联发出申请,积极准备企业资料信息,准备推送到解困平台。解困平台是部门间共同发力解决执行难的典型表现,是服务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同时也是破解涉企业执行案件中财产变现难、方法手段单一等难题的有益探索。

          巧用“3+3+4”执行模式,让小标的案件也有大作为

          据统计,全市小标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65%,相对于大标的案件,小标的案件在执行效率、实际到位率等方面都有优势,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执行案件最直接的体验。为加快推进小标的案件执行效率和实际到位率,萍乡市法院量身定制“3+3+4”执行模式,即三推送+三走访+四强制。

          “三推送”:执行信息推送县(区)政府、镇政府、基层组织

          “喂,陈法官你好,我是镇政府工作人员,我镇村民刘某的拆迁款已到镇政府账上,你随时可以到我单位依法提取”。王某与刘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经镇政府协助配合,已全部执行到位。案件办理之初,刘某一口咬定自己名下没有财产,经过财产查询,执行法官也未发现刘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为扩大调查范围,执行法官向刘某所在县区发起三推送,即向县综治办、乡镇府、村委会推送司法建议函,建议各级组织履行综治管理职责,提供刘某财产线索。镇政府反馈的信息让执行法官有意外的收获,得知消息后执行法官立即前往镇政府冻结该笔拆迁款,案件得以全部执结。

          “三走访”:查人找物走访村(居)委会、近亲属、工作单位

          “你们是怎么找到我家的”?面对突然造访的执行法官,张某显得十分惊慌失措。一年前,张某因开杂货铺,向王某借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约定一个月后还,到期后张某未偿还债务,法院依法判决张辽十日内履行债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张某不接电话,身份证上的登记地址无人在家。执行法官遂通过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区域找到张某原先所在的村委会,在村委会的协助下,执行法官找到张某老家地址,恰逢张某在家。执行法官向张某说明不履行债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之后,张某当即履行了债务。

          “四强制”:玩“躲猫猫”就用拘传、拘留、失信公告、悬赏执行

          “感谢法官帮我把借款执行回来了,现在执行手段不仅多了,而且很实用,特别是悬赏执行”胡某说到。半年前,杨某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向胡某借款6万元,双方约定杨某每期还款1万元,但借款到账后,杨某一期未还。执行法官到杨某户籍地及基层组织查找下落均无功而返,经和申请申请执行人沟通,法院发布查找杨某下落的悬赏执行公告。不久后,执行法官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现场找到了杨某,并决定司法拘留杨某15日。事后,杨某一次性履行6万元债务。

          来源:中国江西网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