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执行要闻

        253名“老赖”拒不执行被追刑责

        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推进执行工作显成效 “法媒银”平台促6045名“老赖”还钱

        签发日期:2017年06月01日 09:14     编辑:黄婉琼    
        来源:新法制报    

          在日前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省高院负责人向会议报告了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推进执行工作情况。

          江西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首批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省份,要求在2018年年初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据悉,一年来,全省法院向执行难发起总攻,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执结案件213442件,执结率81.57%,实际执结68918件,到位标的199.6亿元。创建的“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曝光的3.25万名典型“老赖”中,有6045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4.43亿元。

           12名中院院长立“军令状”解决执行难

          一年来,我省举全省法院之力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其中,省高院成立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领导分片挂点制度。12名中院院长立下“军令状”,全省法院上下形成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共识。

          同时,完善联合信用惩戒机制。与省文明办联合下发通知,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职人员履行裁判情况、协助执行情况纳入文明考评体系。与省综治办协作,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目标考核,探索建立法院执行工作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衔接配合机制,发挥综治网格员作用,完善基层协助执行制度。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全省法院共收案261671件(含新收145766件、旧存115905件),执结案件213442件,执结率81.57%,实际执结68918件,到位标的199.6亿元。

          加强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等特殊主体案件执行,省高院对147件特殊主体案件挂牌督办,坚决抵制行政干预、地方保护。

          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加大执行积案清理力度,共清理历年积案110529件,清理率达94.56%。共拘传4706人、拘留2577人,限制出境1519人次,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254案253人。

           “法媒银”平台曝光3.25万名“老赖”

          2016年以来,全省法院不断强化执行调查意识,综合运用各类执行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探索建立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其中,将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作为强制执行的核心环节。落实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加大对财产报告的调查核实,依法对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被执行人进行处罚和惩戒。探索律师调查令制度,授权申请人的代理律师调查取证,规范律师调查行为。运用审计调查制度,委托专业机构了解被执行人财产的真实状况,追查财产去向、发现出资瑕疵,为进一步采取执行措施创造条件。推广悬赏执行制度,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发动群众力量打击“老赖”。

          截至2017年4月底,全省法院已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0.8万例。省高院联合省文明办等每季度发布“诚信红黑榜”,社会反响强烈。联合江西日报社、18家银行金融机构等部门创建的“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2016年10月在全国综治“南昌会议”上进行展示,得到中央领导及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被评为“互联网+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江西十大法治事件”。

          截至2017年4月30日,共有602万人次通过平台查询失信名单,平台曝光的3.25万名典型“老赖”中,有6045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4.43亿元。其中,“法媒银”平台助力执行案入选“2016年全国法院十大执行案件”。

          全省三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

          报告指出,我省牢牢牵住信息化这个“牛鼻子”,加大投入,强化运用,抓出实效,实现执行领域的深刻革命,推进执行能力和执行体系的现代化。

          全省三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具备远程会商、调度、指挥、监督等功能。基本建成决策分析、流程监管、网络查控、信用惩戒、信息公开、远程指挥等六大系统,并在全国率先建设保险理财查控系统、执行定向测位系统、掌上执行局等信息化亮点工程。扩大网络查控信息覆盖面,对银行、保险、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等7大类、50余项被执行人财产和身份信息进行网络查控,促进了执行效率的提升。

          网络司法拍卖全面铺开,出台我省网络司法拍卖指导意见,建立以网拍为原则,以现场拍卖、传统拍卖为例外的制度。从2017年3月1日开始,各级法院所有新发起的司法拍卖都必须在办案平台上操作,全省118家法院均已入驻淘宝网。

          加大宣传力度与本报合办“江西执行”专刊

          全省法院完善执行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对执行程序各个环节、节点的管理和监控,克服和消除执行程序中的“暗箱操作”、“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规范水平。

          2016年,省高院联合省检察院,开展全省法院执行案款集中清理活动,对清理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出台执行案款管理使用“六个严禁”。建设执行案款管理系统,巩固清理活动成果,完善执行案款管理制度,规范执行款专用账户管理,严格规范执行案款收取、审批、发放和退还程序,及时将执行案款向申请人兑付,坚决杜绝占用、挪用、挤用执行案款问题发生。

          我省法院将执行实践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整合宣传力量,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扩大执行工作社会影响,为解决执行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法治环境。

          其中,打造全媒体、立体化执行宣传平台,省高院开设“江西执行”微信公众号,和有关媒体合作开办执行新闻栏目、拍摄执行专题节目,和《新法制报》合办“江西执行”专刊等,在公交媒体发布“失信被执行人黑榜”。各级法院还采取张贴公告、散发宣传单、微信公布等方式,将宣传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拍摄“守法明理、共筑诚信”系列公益宣传片和执行题材微电影,在电视、网络和人流密集场所投放,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510名人民陪执员参执案件9984件

          我省严格落实下级法院执行局长任命前要经上一级法院考核同意的规定,选好队伍领头羊,发挥基层法院执行局战斗堡垒作用。按照15%的执行人员比例要求,通过干部轮岗、公务员招录遴选、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执行力量。

          探索人民陪执员参与执行制度,省高院印发了《关于人民陪执员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截至2017年4月底,全省法院共聘请或选任人民陪执员510人,参执案件9984件。妥善推进审执分离改革,将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交由不同机构行使,建立以员额法官为主导,分工协作的团队化、集约化工作模式。强化执行工作警务保障,组建执行司法警察专门队伍,增强执行实施的威慑力。

          此外,用铁的纪律管理执行队伍,加强廉洁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执行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决反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通报消极执行案件2期10起,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4起,以动真格、零容忍的态度惩治执行队伍的司法腐败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

          ◎文/记者朱叶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