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1.8万余元拒不还款,还与执行法官“耍滑头”。近日,南昌经开区法院执行法官通过巧妙识破“老赖”骗局,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据悉,申请执行人江西某公司与被执行人余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南昌经开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被执行人余某一直玩“躲猫猫”不现身,手机也打不通,至今未履行1.8万余元。无奈之下,该公司来到南昌经开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驱车前往被执行人余某老家上饶市鄱阳县寻找余某,并尝试通过电话与余某联系也未果。
近日,执行法官运用“总对总”系统查询被执行人余某名下的银行账号与支付宝账号均没有查到可供执行的财产。就在案件将陷入僵局的时候,负责该案的李凌法官看到被执行人支付宝注册的手机号码与申请执行人提供给法院的手机号码不一致,于是立即拨打了支付宝的注册账号,并接通了。
“我现在人在四川,我没有时间回来,暂时也还不起钱。”在执行法官拨通余某的新号码时,余某态度强硬并一直强调自己在外地,但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
“你是在江西的吧?如果你在江西的话我们可以约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争取对方做点让步,一次性了结该案。”执行法官听到话筒另一头传来南昌方言肯定了余某就在南昌的事实,并抓住余某想少付钱的心里巧妙识破余某的骗局,将余某约到法院来。
当天下午,在双方的协商一致下,被执行人余某还在哭穷不肯支付和解的金额,最后迫于被拘留的压力,被执行人余某现场通过手机转账,将案款当场履行完毕。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在执行法官巧妙找到突破口的情况下顺利执结。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