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因人施策”、“因案施策”,运用司法拘留联合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简单地以拘代执,通过以拘促和,达到案结事了,化解矛盾纠纷。
欠8万元就不还被告上法院
宜春市袁州区法院与宜春市拘留所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在将被执行人陈某拘留收押前,通过执行法官与管教民警共同做双方当事人及家属的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握手言和。
据悉,申请执行人易某与被执行人陈某系邻居,陈某因经营需要向易某借款8万元,后经多次催促陈某均未偿还,易某于2016年5月4日将陈某诉至法院。法院于2016年8月22日依法判决被告陈某偿还原告易某借款本金8万元及利息45300元。判决生效后,陈某仍未履行,易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于2016年10月14日立案执行。
法院拘留所共建联动机制化解纠纷
本案在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陈某在外欠上百万债务,其唯一住房已欠银行抵押贷款本金30万元及利息9万元,其丈夫的工资亦被法院冻结。
2017年6月13日,法院依法传唤被执行人陈某,经与申请人易某做工作无法达成还款协议,法院依法将陈某带至宜春市拘留所准备拘留。但细心的执行法官和民警注意到陈某的抵触情绪有些松动。
“我成了被社会唾弃的‘老赖’,但我现在的确经济困难,还请法院能做通申请人的思想工作,多给我点时间去筹款。”陈某焦急说道。
承办法官与拘留所工作人员极力安抚陈某,又耐心地做着申请人易某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理解陈某现在的困难处境。最终,在法院与拘留所民警的努力下促使矛盾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陈某的哥哥做担保人,分三年分期付清本息。法院决定暂不拘留,妥善化解了一起民事矛盾纠纷。
“将被执行人收押拘留有时是简单易行的强制手段,但是如何能通过司法拘留手段教育当事人,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往往更考验我们执行法官和管教民警的智慧和能力。”宜春袁州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案件能圆满执行结案,离不开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助、配合,联动协作才能使每一个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