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由人民法院、新闻媒体、银行金融机构联合打造的江西“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上线一年多来,有681万人次通过平台查询失信者名单,曝光的3.4万名典型“老赖”中,有6324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5.06亿元。这一平台在破解“执行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日中宣部、最高法在江西召开现场会,将其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法媒银平台”蕴含的社会治理新思维,给人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治理社会“顽疾”,不能少了合力。“老赖”乃社会“顽疾”,人人深恶痛绝;而“执行难”,也一直困扰人民法院。以往对付“老赖”,人们更多地依靠法律的刚性约束。“法媒银平台”的问世,汇聚了法院、传媒、金融等多方力量,把伦理道德的柔性规范和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如果说,法院治“老赖”,持之以恒不松劲是职责所系,也是社会公平最后的防线;那么,多方力量制度化参与,则有利于铲除“老赖”滋生的土壤,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今天,社会生活中仍有一些“顽疾”,比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环境等等,对付这些“顽疾”,形成主管部门、执法部门和社会多方共同“围猎”的局面,是一条颇为有效的路径。
启示之二,美德知行合一,不能少了他律。诚信是美德,人们能否拥有,固然靠自修自律,但也不能缺了他律。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一项内容,这些年来全社会倡导、培植,不可谓不尽力。全国知名度和群众参与度俱高的“中国好人榜”,以及各地推出的各种好人榜单,诚实守信者从未缺席。但知与行,并不总是那么合拍同步。“法媒银平台”通过有惩戒力量的他律,使失信者在危及、损害他人或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时,要付出难以承受的成本。6324个“老赖”最后不得不履行义务,就是证明。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能让美德更好地内存于心、外化于行。今天,我们常常为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感到怒火填膺,补上他律这块“短板”,发怒的时候才会日见其少,文明之风才会日见其新。
启示之三,提升治理能力,不能少了创新。“法媒银平台”全国首创,蕴含在其中的创新智慧,值得称道。社会在变,治理理念、方式等也要跟着变。有人归纳了“法媒银平台”创新的三个“锦囊”:一是问题导向。它的问世,“踩准”的是社会诚信缺失、执法部门“执行难”的“痛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创新的源泉;二是追求共赢。不仅法院、媒体、金融机构三方皆赢,而且随着平台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将强有力地、正向地塑造社会环境、匡正社会风气,最终获益的是社会公众;三是互联网思维。“法媒银平台”本身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产物,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谁能与互联网形成“鱼水关系”,谁就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
“社会从管理走向治理,一字之变,理念迥异”,此话犹言在耳。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根本转变,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法媒银平台”的成功,是社会治理前行路上一个有价值的路标,随着这一平台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将有助于人们勇敢地前行。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