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南昌市东湖区法院围绕“2018年初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整合各方力量,向执行难全面宣战。
截至今年5月,该院共新收各类执行案件6685件(其中执行实施案件4432件,占全市12个基层法院该类案件总数的1/4),执结6580件(含旧存),普通执行实施案件结案数超过全市基层法院该类案件结案总数1/3,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4.44亿元,无超期未执结案件。
联合打击拒执违法犯罪
由东湖区委政法委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执行协调配合工作的实施办法》,确立了法院可以委托公安协助查找并控制被执行人、公检法联合查处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的两大工作机制。
同时,在东湖区委政法委的协调下,建成江西省首个政法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公检法协作办案零距离。通过该平台,协查被执行人的信息、司法拘留法律文书、拒执罪线索等材料可在公检法之间快速流转,针对协同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三方视频对话方式共商解决办法。
区政府以抄告单的形式拨付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对特困申请执行人的生活救助,联动执行开支等。
建设全方位查控网络
“法官,我现在国外回不来了,我马上让家人到法院缴纳执行款。”近日,恶意避债并出国旅游的被执行人黄某发现身上银行卡、信用卡全部被冻结取不出钱后,主动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
据悉,去年以来,该院先后与银行、房管、工商、税务、保险、车辆、人社等部门开展了7大类50余项信息的司法网络查控共建工作。此外,该院着力构建立体化的惩戒体系,针对普通老赖,注重用足拘留、罚款、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等一些特殊案件主体,则通过将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情况纳入综治考评、文明单位考核、代表委员候选考察等措施,联合进行信用惩戒。
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执行
充分调动申请执行人的主观能动性,支持和鼓励申请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及下落。去年以来,该院已有上百件原本拟终结执行程序的案件,因申请人提供线索而得以顺利执结。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通过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有推广团队和客户资源的优势,对即将拍卖、变卖的涉诉财物进行包装宣传,金融案件执行标的到位率由3.54%提升至8.86%。
另外,动员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及下落。以司法建议的形式联合街办共同做好辖区内被执行人及其配偶、子女、近亲属的诚信教育转化工作。邀请代表委员见证和协助执行,增进被执行人对生效判决的理解和接受,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责。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发挥“网格员”触及面广、熟悉民情的优势,帮助开展执行送达、财产调查等工作,提高执行质效。
营造氛围提升执行质效
该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利用网络拍卖在信息展示、参与方式和拍卖竞价方面的优势和便利,提高涉案财物拍卖成交率和溢价率。
此外,借助新闻媒体扩大执行影响,充分利用全媒体宣传执行专项活动、执行法官,积极传播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执行正能量。极大地震慑失信行为,也为解决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执行氛围。
文/刘芳 刘国华 记者程爱娣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