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探索“三会一书两公开”警示教育模式,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批示肯定,并被向全国推广;“法媒银”平台升为国家经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江西样本”;为破解基层司法行政瓶颈,省司法厅推行“校所合作”得到时任司法部部长张军和省委领导多次肯定……过去的2017年,法治江西建设涌现一批典型经验,不断引领法治江西迈向新征程。
省纪委探索“三会一书两公开”警示教育模式
省纪委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以“三会一书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模式,有力督促了发案单位认真汲取教训,对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批示肯定,并被向全国推广。
江西打造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江西样本”
2015年12月4日,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西日报社主管主办,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和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携手驻赣18家金融机构承办,在全国首创了“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经过打造升级,“法媒银”平台运行两年以来,共有902万人次通过平台查询失信名单。曝光的3.8万名失信被执行人中,有7132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6.51亿元。2017年6月20日,中宣部、最高法在南昌召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现场交流会,向全国推介“法媒银”平台建设经验。10月,中宣部、最高法、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江西“法媒银”经验。由此,“法媒银”平台上升为国家经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江西样本”。
江西法院破解执行难
江西法院面对执行工作中的“四大难题”,着力构建强化执行联动协调、加大执行调查力度、狠抓重点案件执行、完善质效提升举措“四大机制”,促进难题有效破解,全省法院收案16.4万件,执结率90.7%。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批示“江西赣州市解决执行难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全省检察机关派驻水利部门检察室
省检察院向省水利厅派驻检察室,市、县级检察院分别向同级水利局派出检察室,探索构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平台。
省关工委创新开展“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活动
2015年8月以来,省关工委创新提出开展“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活动。通过全方位开展“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大力度推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模式、多维度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环境、高标准实施“三级联动创‘五好’”活动。
省发改委建立“阳光发改”网上审批系统
依据“阳光发改”网上审批系统,省发改委各项行政权力事项全部上网运行,委监察室配备专职监察人员,全程进行电子监察,并及时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超时等行为进行通报。
省公安厅构建全程网上运行的“一案一码”执法办案新机制
省公安厅研发建立“一案一码”执法办案管理监督系统,实现所有警情全上高速、警情分流全息展示、侦查破案全链关联、案件办理全程指引、规范执法全面监督、警情分析全速反馈,实现了精准打防控与规范执法的双提升。
省司法厅推行“校所合作”破解基层司法行政瓶颈
省司法厅会同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开展“校所合作”推进高等教育服务基层司法所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校所合作”,首批27名高校教师挂职司法所已到位,同时实施高校专家教授精准帮扶司法所计划。时任司法部部长张军和省委主要领导多次给予肯定,司法部将向全国推广这一做法。
省环保厅强化督办问责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省环保厅领导对6个空气质量恶化的城市分片包干挂点督办。会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对2016年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萍乡、宜春、景德镇、吉安4个设区市和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不力的新余市政府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对空气质量改善严重不力的萍乡市下发环评限批预警通知。
省农业厅推动农业综合执法省市县全覆盖
省农业厅成立了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实现农业综合执法省、市、县全覆盖。建立全省农业综合执法平台及江西省农业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执法信息网上实时录入办理、执法程序网上规范运转、执法结果网上实时公开,执法活动网上在线监督。
省水利厅坚持立法先行推进依法治水
省水利厅先后推动出台《江西省水资源条例》、《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积极推进2017年省政府立法计划项目《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西省农村供水管理条例》、《江西省节水管理办法》两个立法项已向上报省政府,并准备适时启动《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修正工作,更好保障南昌市饮用水备用水源的安全。
省工商局坚持“每月一法”学法制度
省工商局持续开展每月一法在线测试(每月一法),2017年已开展7次7部法律法规规章的在线测试活动,参加测试的基层执法人员达3121个次,优秀率(85分以上)达85%。
省总工会在全国首创“三师一室”服务模式
省总工会在全国首创“三师一室”维权机制,在全省工业园区普遍打造“三师一室”维权工作平台,即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劳动关系协调师团队、健康工程师团队,以“沙龙茶叙”模式打造劳动争议调解。
宜春市开展对标竞赛活动
宜春市按照“条件相近、地域相似、实力相当、业务相同”的基本原则,各县市区采取两两结对方式,确定“一对一”对标单位。每月通过7大类43小项工作进行统计对标,促使全市政法机关和信访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基本目标和努力方向,提升宜春市法治建设工作水平。
抚州公安机关开展“大部制”改革
抚州市公安机关将职能相近、性质相同的警种部门进行归类整合,科学合理规范部门职能。在市级层面,将原先34个内设机构合并组建为9个部,内设机构数量压缩了73.5%。在县级层面,机构配置与市级相对应,将原先26个内设机构合并为9个部,机构数量压缩了65.4%。
抚州市东乡区创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
抚州市东乡区在乡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采取委托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梳理民政、国土、房管、工商、建设等5个行政执法部门管理权限,委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履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推动县域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权向基层延伸,构建了城乡互补、上下联动、县域一体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抚州发挥律师和专业调解机构作用化解涉法涉诉案件
抚州市以两办名义出台《抚州市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和代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挑选53名优秀律师组建抚州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律师库,引导涉法涉诉信访人员依法维权。在全省率先建成房屋(土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并建成涉校涉教、婚姻家庭等八大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平台。
景德镇全面推进“百姓说事”活动
景德镇市在全市乡(镇、街道)进一步推进“百姓说事”活动,全市5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群众说事中心”。开展“百姓说事”活动化解矛盾成效明显,去年1~6月份,全市解决群众问题4200件。
崇仁县在农村推行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工程
崇仁县实施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进农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目标。抚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在全市农村推行“法律明白人”工作。
乐安县湖坪乡红色古村成立“三老”理事会化解基层矛盾
乐安县湖坪乡红色古村成立村“三老”理事会,由村民推举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担任调委会成员,参与农村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共累计化解纠纷50余起。
抚州市大力实施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抚州市建立生态保护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全市检察机关现已批准逮捕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案件16件20人,提起公诉23件36人,判决31件35人,共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案件9件24人。
宜黄县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大队
宜黄县整合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县生态综合执法大队,从农业等8个部门选调25名执法人员,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负责全县范围内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在大队设立生态110、生态检察室、生态法庭,为全县秀美生态披上法治“护身符”。
铅山县成立“环保警察”大队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铅山县成立资源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依法打击资源和环境类违法犯罪活动。这是我省公安机关首个环境资源犯罪侦查大队。
上饶市广丰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上饶市广丰区成立村民理事会1001个,引导村民理事会依法制定乡规民约,有效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把法治建设与“秀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宜春市开设电视法治频道
宜春市法建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投入400万元在宜春电视台打造一个集法治类栏目、普法栏目剧等内容的法治频道,实现24小时全天候播出,并结合政法部门工作开展各类大型法治活动。
萍乡市打造“法德共建”普法新模式
萍乡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德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市、县、乡、村着力打造一批“法德讲堂”,通过建立普法素材库、讲法人才库和考法试题库,把法治融入“三室一堂”。
横峰县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促进法治横峰建设
横峰县深挖方志敏、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闽浙(皖)赣苏区建设时期法治实践方面有关史料,建好了一个红色法治文化展厅,宣传红色法治文化。
玉山县全方位开展法治文化建设
玉山县在县城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在主要街道和12个公园广场设置法治公益广告。县法建办、县司法局与县剧团合力打造了一台“法治玉山文艺巡演”,已在乡镇巡回演出16场次。打造《法治玉山大讲堂》,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