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没想过这个钱还能要回来,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4月16日下午,新建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现年75岁的环卫工人裘某握着承办法官的手说道。
据了解,2001年7月20日被执行人万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同村的申请人裘某借款一万二千元,约定同年10月30日之前归还,并且担保人刘某以自己的房产为该笔借款作担保。申请人裘某考虑到都是同村熟人,刘某又以房产作担保,就很痛快地拿出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凑出一万二千元借给了万某。
到约定还款期限之后被执行人万某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不归还欠款。由于过度轻信万某,裘某未在担保人刘某保证期满后六个月内主张权利,致使刘某的保证责任免除。2003年初,万某外出打工,杳无音信,裘某无奈之下将万某起诉至新建区人民法院,2003年3月18日法院判决万某归还裘某借款12000元,十日内付清。可是因万某的刻意躲避,又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裘某的申请款迟迟没有执行到位,而裘某的家庭,却因为这一万两千元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裘某的妻子因为家中的血汗钱无法要回,心中郁结,经常因此事与裘某争吵,最后竟一病不起。
裘某的大女儿因父母经常争吵和母亲的重病,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精神疾病,至今四十余岁仍未出嫁,犯病时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家人依靠裘某当环卫工人微薄的工资艰难地维持生计。
2018年初,消失了近十五年的被执行人万某回到家乡,裘某知道后立即来法院申请执行。承办法官了解情况之后马上联系当地的陪执员蔡某,经过多方打听获取了被执行人万某的手机号码。但是万某拒不接听电话,承办法官一方面经常给万某打电话施加压力,同时请陪执员蔡某做万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给万某发短信释法明理,软硬兼施。在多方压力下,万某终于来到执行局履行义务。于是便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记者程爱娣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