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平日里爱玩微信的被执行人王某被申请执行人李某锁定了其在老家某饭店聚会的具体位置,李某及时拨打了执行法官的电话,半个小时后执行法官便将王某拘传至万载法院。
据了解,2016年8月,王某因手头紧张,向朋友李某借款2万元,但一直未归还。李某在催讨无果下向万载法院起诉了王某,但法院判决后,王某亦拒绝履行,2017年9月21日李某向万载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未查到王某名下有财产可供执行,并且王某一直在广东务工,很少回到万载,案件暂时无法执行。
今年1月初,执行法官带着李某又一次去王某家时,发现王某父母正在与王某微信视频聊天,在与其父母交谈时得知王某喜欢微信聊天并经常发朋友圈。执行法官当时便让李某用另一个手机号试着申请加王某为微信好友,没多久,王某便接受了其申请。此后,李某经常查阅王某朋友圈的信息,王某的行踪已被李某悄悄地掌握了。
春节将至,王某回到老家过年,2月12日中午,王某在朋友圈中不停地晒出他与朋友一起聚会的图片,李某看到王某微信上的定位在某饭店时,赶紧打电话给执行法官,执行法官很快便赶到了饭店。王某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被自己爱玩的微信朋友圈给“出卖”了,只得乖乖地跟着执行法官到了法院。
执行法官告诫王某,不要耍小聪明,赶紧想办法履行,要不然他就只有在拘留所待着了。看到情况不妙,王某表示愿意偿还债务,但称其微信中只有八千余元,请法官先不要急着拘留他,给他两个小时,让他在微信上筹钱。王某向其好几个朋友在微信上借钱,终于筹足了剩余的一万二千余元,并将这两万余元全部转至李某的微信,案件得以全部执结。李某笑着称赞道,“还是法官会想办法,通过微信顺藤摸瓜找到了王某,最后还是用微信收帐”。
据悉,万载法院不拘一格创新执行举措,2017年利用微信方式结案16件,其中有微信调解而自动履行的9件,有微信定位拘到老赖而执结的7件。
记者程爱娣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