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记者来到萍乡市中医院骨科治疗室,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姚建良一边在进行中医理疗,一边在与被执行人吴某通电话。
“姚法官,你放心住院,我已经将第一笔执行款打到法院账户了,以后一定会按时还款。”吴某在电话中说道。
在和同事确认过该案的执行款到账后,姚建良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对着案件记录打了个勾。
“身体受伤了,案件不能停下,还有这么多申请人在等着我,身上的担子还很重。”据悉,刚刚那通电话已经是他车祸受伤后执结的第6个案件。
姚建良
●1962年出生
●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
车祸受伤住院期间坚持办案
2018年3月2日,姚建良在执行任务中,前方突遇交通事故,两辆大货车碰撞后又撞向姚建良所乘坐的小车。小车玻璃全部震碎,车内的姚建良只觉胸口一阵疼痛。
在医院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后,疼痛暂不明显的他毅然决然回到了执行岗位上。但四天后,腹部持续加剧疼痛,他不得不中断工作前往就医。医生在诊断书上写下断了5根肋骨的结论。
“我手头上那6个劳动争议纠纷的案件,涉及当事人的工伤赔偿款,我会在医院里继续做被执行人的工作,如果有需要系统录入的,请你帮个忙。”姚建良在住院前叮嘱同事。
住院期间,姚建良也没有停止过手头的工作,有时候一天能接几十个工作电话。
医生劝他不要再接打电话了,对身体损害太大。姚建良笑道:“我手里的案子情况只有我最清楚,当事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我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住院修养期间,姚建良在病床上还执结了一起多年前积案。这起执结案件的戏剧性程度,在湘东法院都被传为美谈。
车祸后的第7天,一位40多岁的男子提着水果走进病房看望姚建良同病室的病友。姚建良定睛一看,这不是生意失败潜逃多年的李老板吗!
“可把你找着了,工厂的几十名工人的工资还没付清呢。”姚建良虽然身体疼痛,但还是抓住了李老板。
原来,李老板探望的是他的岳父。在了解情况后,病友为李老板开脱道:“姚法官,我女婿生意失败逃到广东打工,也没赚几个钱。但这几天我见你忍受剧痛还在办案,非常敬佩。我一定让女婿还款,把案件结掉。”
就这样,姚建良制定了一个还款计划,几十名工人被拖欠多年的工资终于是有希望追回了。
老骥伏枥成了执行权威专家
1962年出生的姚建良今年56岁了,在执行局干警中年龄最大。
现在执行局领导都是姚建良的晚辈,领导认为他年纪大担心他跟不上执行战线日新月异的变化,想给他安排一个工作相对轻松的岗位。但姚建良谢绝了领导的好意,端起书本天天琢磨研究执行最新政策法规,跟年轻人学习电脑系统操作和各种执行软件APP的使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姚建良坚持不懈更新“知识库”的努力下,他能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物权法、担保法、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与执行经验实时接轨、无缝对接。
如今,年龄最大的姚建良不仅没有拖后腿,反而成了执行权威专家,执行局新来的同事也都乐于向他请教。
“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我还没有老,当然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姚建良为自己的学习精神感到自豪。
不忘初心面对拒执敢“动真格”
“现在的执行与过去相比,理念、思维、实施行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执行不仅要靠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靠灵活的谈话技巧,同时要广泛涉猎社会各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解开执行死结。”姚建良坚毅的眼神中诉说着真诚与热切。
受益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执行干警减少了部分来回奔波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精力。但姚建良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固然让执行工作如虎添翼,但传统执行方法依旧需要传承和发扬,执行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
他时刻不忘研究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提炼总结执行案件中的好做法,提炼出强制震慑法、单刀直入法、集中突击法、查控精细法等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的案件难题,有效化解执行难。
多年来,无论碰到如何无理取闹的当事人,姚建良坚持一点:办案中只要坚持做到公正廉明、心正身正,就能不屈权势,不怕邪恶,不受干扰,公正为民。这些,都是姚建良作为执行干警的初心。
在执行王某借贷纠纷一案时正值2018年最冷的2月。某天晚上10时,在得到王某在家的线索后,姚建良和执行局同事来到湘东某村上,正准备对王某进行拘传时遭到了王某家族人员的阻拦。
“王某借贷纠纷一案,我们要对他依法拘传,与本案无关的人员请不要阻碍执法,否则,我们将会依法拘留。”这样的场面,姚建良并不是第一次见了,也不是没有在这样的场景下受伤的经历,但他还是坚定地对在场阻挠执法的村民喊话。
最终,执行干警还是依法将王某拘传到法院,王某的父亲见法院并不害怕而是“动真格”,当晚就筹集资金将执行款1万余元履行完毕。
执着追求坚信执行难会成为历史
去年11月,在珠海市香洲区法院的鼎力协助下,姚建良和执行局同事将规避执行长达九年的被执行人石某在异地拘留十五日。
被执行人石某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姚建良在执行过程中穷尽了所有的财产调查措施,也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
姚建良也曾多次试图拨打石某的电话,都拒接了,也未能找到石某的家属,石某本人也在送达执行相关材料后外出了,这一走就是九年。
其间,把石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都没能敦促石某现身。姚建良和申请人也多次辗转湖南、广东等地寻找石某的下落。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一个人不可能凭空消失,不放弃,总会让我找到他。”姚建良和同事都没有放弃这个案子。
“我听说石某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一村民家中,你们能去找他吗?”去年年底,申请人在电话中向姚建良提供线索。
接到申请人电话,已是晚上7时。虽然多次接到了无果的线索,这次姚建良还是十分开心,当即决定去正被台风肆虐的珠海。
在火车上,姚建良就向当地香洲区法院请求协助。
第二天,在了解案情后,珠海市香洲区法院特派4名执行干警和法警,与姚建良协同作战,在石某住所地冒雨蹲守两天后终将其成功拘传至香洲区法院,并对其采取异地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不管最后石某能不能履行完毕,姚法官你这种坚持不懈的执行态度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我都谢谢你的努力。”申请人在得知姚建良找到了石某后,在电话中表示感谢。
姚建良告诉了记者案件最终的结果,他的语气中带有一丝的失望,却有更坚毅的决心:“最终这个案子也没能执行完毕,我感到很愧疚。但是执行就是这样,路上风雨兼程,但也风雨无阻,希望有我和同事的努力,执行难会翻篇成为历史。”
守护正义要无愧胸前的法徽
姚建良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无愧于胸前这枚金灿灿的法徽。
姚建良每年协助法官办理的案件很多,但他始终保持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他说:“我只想在执行岗位上,本着一名执行干警的良心,尽一份应尽的职责,做自己该做的工作。”
由于工作关系,姚建良时常接触到经济拮据的案件当事人,他总是尽自己可能予以帮助。
姚建良向记者口述了三年前的一起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执行案件。
荷尧镇有位村民陈某,13岁的儿子小陈被有智力障碍的同学打瞎了一只眼睛。
“都是农民,读书都已经很艰难了,哪有这么多钱看病,对方家里也那么困苦,一直没有支付我们的医药费,接下来的治疗可怎么办啊!”眼看医疗费都没有着落,陈某在法院号啕大哭。
“小陈还这么小,怎么忍心让他因为没有医药费而放弃治疗。”姚建良向记者叙述。
之后,姚建良先是自掏腰包替小陈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然后督促被执行人赶紧想办法借钱,后来又赶到学校,说服校领导承担应尽的责任。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家庭实在是困难,在执行岗位上这么多年,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困苦的家庭之一了,但在法律面前,该履行的还是应当履行。”在医疗费仍然不够的情况下,姚建良为申请人申请了1万元司法救助,这才解了陈某的燃眉之急,圆满解决此案。
谈起执结的案件,姚建良的心情很轻松,他说对于申请人的迫切希望他都能感同身受。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一年,也是执行干警兑现诺言的一年。希望我能尽快回到战场和同事并肩作战,实现申请人的胜诉权益,维护司法的权威。也不枉在执行战线上这十几年。”姚建良用行动践行了一名执行干警的坚持与不屈,更是向所有法院人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动人凯歌。
文/图聂婷 记者程爱娣 钟进春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