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江西法院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并公布了全省法院攻坚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
2017年,江西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执行难的“四大难题”,即查人找物难、应对规避执行难、财产变现难、有效管理难,江西法院构建“四大机制”,促进“四大难题”有效破解。
据悉,2017年全省法院收案16.4万件,执结率90.7%,居全国第七;实际执结7.7万件,实际执结率47.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执行到位572.8亿元,同比增长1.2倍;实际到位率39.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
新闻发布会现场
建立查人找物快速反应机制
“找人找物难”是执行工作面临第一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省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加大各部门支持配合力度,推进数据共融共享,凝聚社会力量、依靠科技手段快速查人找物。41家省直机关联合印发《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办法》,明确各联动部门职责,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
“2017年,全省法院向乡镇(街道)推送案件19220件,反馈3923件,实际化解1901件;向网格员推送案件7803件,实际化解1245件。”省高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说,我省积极探索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目前已将执行工作纳入综合治理、法治江西、信用建设和文明荣誉等四大考评体系,形成各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的良好局面。从执行工作的社会实践性出发,主动与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组织共享执行信息,建立向乡镇、街道推送执行案件信息机制和网格化协助执行机制,促进了案件执行。
同时,法院加强与公安机关在执行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建立公安机关协助查找、控制被拘留人工作机制,畅通司法拘留衔接程序。与公安厅共同召开司法拘留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座谈会并下发会议纪要,协同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共司法拘留3894人,累积关押天数28981天,共开展社会矛盾化解1865件,成功化解813件,履行标的6463万元。
完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推进金融理财产品、不动产查控功能建设,目前已覆盖7大类、50余项被执行人财产和身份信息,将存款、房产、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打造“智慧执行”,在全国率先建设保险理财查控系统、定向测位系统、掌上执行局等信息化亮点工程,其中定向测位系统已辅助查找到被执行人10余次。
建立应对规避执行严格追责机制
让“老赖”寸步难行,不仅体现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方面,还需要创新信用惩戒措施,真正让“老赖”名誉扫地,无处可逃。
发挥“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的威慑作用。2017年,共有7143人被曝光后履行义务,标的额达6.67亿元。累计发布失信名单22.9万例,联合相关部门每季度发布“诚信红黑榜”。加大对公职人员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向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在任职提拔、晋级晋升等方面予以限制。定期向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用平台推送失信名单,在高消费、融资信贷、招标投标、行政审批等领域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全面限制。
利用高科技让“老赖”寸步难行后,全省法院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开展了“冬日融冰”、“春雷行动”、“攻坚执行难、规范执行行为”、涉民生案件执行等专项活动,集中力量,攻克难案。共出动警力8万人次,拘传6315人,罚款1432万元,搜查1004次,限制出境1225人次,实际执结案件1.81万件,到位标的48.7亿元。
此外,全省法院还综合运用各类执行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从法律、经济、政治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布下天罗地网。
建立了专项调查、律师调查令和悬赏执行制度。省高院成立执行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法院成立专案组,对28批案情复杂、涉及面广的系列执行案件进行大查、广查、细查、深查,惩处规避执行的典型“老赖”8名,执结系列案件10批213案。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江西保监局召开深化执行调查合作机制座谈会,建设律师调查令查询核实系统,加大实施律师调查制度。全面推广悬赏执行、悬赏保险制度,与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太平保险签订了合作协议,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让“老赖”无所遁形。
建立执行财产高效变现机制
“财产变现难”是执行工作中面临的另一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全省法院持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加大专项督办力度,优化财产处置流程,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7年,省高院先后两批次挂牌督办涉党政机关案件131件(含最高法院2017年督办的127件),已实际执结126件,结案标的3.42亿元。分三期专项督办94件中大标的金融债权案件,涉及标的总金额13.4亿余元,已执行完毕或部分执行到位14件,到位金额8000余万元。”省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7年,我省加强重点案件专项督办力度。并且建立涉民生案件执行常态化、优先性机制,开通执行绿色通道,服务和保障民生,实际执结涉民生案件1.2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4.1亿元。其中,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090件,发放金额3670.4万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实现网络司法拍卖全覆盖。充分发挥网络拍卖信息透明、成本低、溢价率高等优势,建立以网拍为原则、以现场拍卖传统拍卖为例外的制度。自2016年3月1日开始,全省118家法院均入驻淘宝网。截至目前,网拍覆盖率达100%,推送拍品6717件次,成交额43.56亿余元,标的物成交率73.73%,溢价率26.66%,节省佣金1.43亿元,得到最高法院通报表扬。
此外,试点拍卖标的物询价机制。为加快执行财产变现,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负担,在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探索对有证房产、土地使用权、车辆以及钢材等标的物不作传统评估,经向税务、房地产、国土、二手车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等部门询价后,直接作为起拍价进行网络拍卖。目前,南昌中院正在联合市地税局试点推进此项工作。
对于“执行不能”案件。我省严格落实司法解释规定,建立江西法院终本案件管理模块,每隔6个月自动发起网络查询。在网上公开终本案件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和财产线索举报。加大对生活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力度,全省有83个法院单独建立了执行救助专项资金,35个法院设立专门执行救助款项,共发放救助金3085.6万元,促进945件案件化解。推进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工作,有效化解“僵尸案件”,全省法院审查移送执转破案件120件,涉及执行案件2372件,涉及标的52.6亿元,已受理36件。
建立执行工作有效管理机制
“2017年全年发起各项督办783批,接受督办619批。对外委托2318件,办结率70.28%。受托3442件,办结率72.08%。发起执行会商27次,参会法院83家。完成7.8万件总对总查询有财产需处理终本案件的核查任务。”省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加强执行工作的有效管理,我省严格岗位责任制,落实值班制度,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成为常态。
据介绍,全省法院目前已全面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借助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健全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执行考核指标体系,落实执行约谈制度,强化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跨区域执行协作,对各类执行事项进行集中管理,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统一协调处理。省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已利用远程视频指挥系统,成功督办、指挥案件50余件次。
此外,建立了执行信息化、执行指挥中心工作周报制度,每周对各地法院执行质效进行统计分析,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全省。出台执行工作规范性文件100余件,要求办案人员牢固树立规范意识、程序意识,将执行权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业务指导,对各级法院经常反映的实务操作、法律适用问题及时研究答复,发布多期《民事执行实务疑难问题解答》。
◎文/图 李一 李哲 记者徐明 程爱娣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