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执行要闻

        南昌市“两院”交“年终答卷”

        法院2017年执行到位标的额129.2亿元 检方去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126件167人

        签发日期:2018年01月09日 09:02     编辑:黄婉琼    
        来源:新法制报    

          1月8日,南昌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

          根据“两院”报告,2017年,南昌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902件,审(执)结74813件(含旧存)。其中,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475件7765人,审结一审职务犯罪101件157人,审结一审行政案件754件,审结一审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9332件。全年执结案件1835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29.2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南昌全市检察机关依法介入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如,“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昌北货场建设阻工案、南昌市三所幼儿园食物中毒案件、王懿等97人集资诈骗案、姜小平等15人涉黑案以及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案等。

          严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是全市法院破难补短,奋勇争先的一年,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整体工作持续向好。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902件,审(执)结74813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上升13.13%、34.21%。

          其中,在助推平安南昌建设方面,依法惩罚各类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475件7765人。严厉打击组织领导黑社会故意杀人、制贩毒品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姜小平(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付润华(故意伤害3人)、黄观新(制造毒品进523公斤)等被依法严惩,依法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涉众型犯罪,祝应丰(e租宝)、谢大海(电话诈骗88人)、吴俊杰(买卖18万余条个人信息)等被依法惩处。

          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54件

          围绕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推进反腐败斗争,依法审结一审职务犯罪101件157人。加强大要案审判工作,东方资产焦建军等人受贿、私分国有资产案,省文化厅原厅长郜海镭贪污、受贿案等案件,取得良好办案效果。

          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探索在瑶湖森林公园设立环境资源案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对主动缴纳生态损失补偿金的被告人从宽处罚。推进环境资源案件审理“三合一”,认真办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54件。在梅岭、溪霞等地设立生态旅游法庭,切实加强生态旅游审判工作。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52件

          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754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44件,判决确认违法、撤销、变更99件。

          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助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52件。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54条。

          顺应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改革,继续发挥好行政审判职能作用。

          形成“橄榄球状”员额法官结构

          全面落实司改政策要求。坚持“员额向办案一线倾斜”,共遴选392名员额法官,形成了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等一线骨干占大多数,院领导和助理审判员占少数的“橄榄球状”员额法官结构,一线办案力量占法院总人数的85%。

          统一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320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重塑符合司法改革要求的审判管理新模式,建立二审发回重审、重大改判案件备案、分析制度。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监督管理,制定案件评审工作规定。

          严格案件办理流程节点管理。开展“司法行为规范年”活动,制定刑事、民事庭审操作规程,落实刑事案件庭审应急处置机制,出台八类常见刑事案件证据标准指引,编撰毒品、少年、家事等类案审判实务手册。

          全年执行到位标的额129.2亿元

          扎实开展“冬日融冰”“春雷行动”等专项行动,狠抓大案、难案的执行,全年执结案件1835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29.2亿元,拘传563人次,司法拘留278人次,罚款330.5万元,强制清场86次,移送侦查46件52人。

          拓展网络查控范围,实现对房产、土地、企业股权、车辆等财产的现场查询和查封。完成不动产“点对总”查询试点工作,实现全国法院执行信息与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数据对接。

          青云谱区法院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抓获失信被执行人,《人民日报》予以专门报道。

          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34人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围绕市委“一核两重”发展战略,加大对全市重大重点项目的保障力度,依法起诉了“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昌北货场建设阻工等案件。以保护新兴生产力为重点,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58人,起诉13人。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部署,探索建立“权力、权利、福利”三位一体检察监督体系。从“水”、“绿”、“遗址”、“候鸟”四个方面开展生态检察小专项活动,立案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件7人。

          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0件12人,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34人,3个基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两法衔接”示范点。

          探索将替代性修复方式从森林延伸到大气、水流、土地、矿产资源等领域,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生态保护全过程。

          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126件

          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126件167人,其中贪污、受贿20万元以上大案46件,占此类案件总数的58.2%,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17件,占此类案件总数的80.9%。

          集中力量查办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潘福仁(正厅级)、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华(副厅级)等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案,形成了反腐震慑力。

          依法查办了电力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窝串案57人,占立案总数的44.2%。积极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搜集案件线索37件,立案2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件,公益诉讼工作实现了良好开端。

          监督侦查机关立案44件

          认真履行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职责,监督侦查机关立案44件、撤案12件,依法纠正漏捕50人、漏诉168人;认真履行审判活动监督职责,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38件,采纳率为78.6%。审查办理民事行政申诉监督案件273件,采用抗诉或检察建议监督140件,采纳率为87.9%。

          监督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违法和不当情形160件次,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674人,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187名犯罪嫌疑人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采纳率为92.8%。

          遴选出首批296名员额检察官

          遴选出首批296名员额检察官,确定了377名检察辅助人员和111名司法行政人员,设立241个独任制检察官办案组织和43个检察官办案组。

          制定了《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工作细则》和《南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办法》,两级院入额院领导办案数量占全市案件总数的9.6%,民行案件和审查逮捕案件结案率分别上升27.5%和3.3%。审查起诉案件办理时间平均缩短7.6天。

          按时完成了员额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评定,员额检察官工资套改、绩效考核奖金发放等工作任务。

          对证据不足的124人作不起诉决定

          积极构建新型检警关系。探索检察职能延伸新途径,在全市23个基层派出所设立检察官办公室;推动审查逮捕诉讼化转型,办理公开审查逮捕案件5件8人;促进检查监督工作由办事模式向办案模式转变,与市公安局会签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检察机关意见的暂行工作规定》。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进一步完善证据审查标准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对证据不足的124人作出不起诉决定;适应庭审实质化要求,制定《庭前会议制度实施细则》,与法院会签《关于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促进公正司法。与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新型检律关系的指导意见》、《律师代理申诉案件办法》等制度文件,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记者朱叶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