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全省动态

        景德镇中院:下好“关键棋” 打赢“攻坚战”

        2018年08月14日 10:21    编辑:黄婉琼    新闻热线:0791-86847179

          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金融债权执行案件因为标的金额较大、涉及范围广、财产处置困难,执行起来难上加难。

          在景德镇中院,难题尤为突出:近3年来,该院受理的金融债权执行案件在各类执行案件中占比53.4%,申请标的额达27.35亿元,占比86.8%,是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法院奋战“基本解决执行难”进程中,该院紧盯涉金融债权执行案件这块“硬骨头”,着力构建联动格局、创新执行机制、融入征信体系,全面破解此类案件执行的“软肋”。

          形成联动机制构建执行新格局

          7月18日,一面写着“心系民众执法为民”的锦旗送到了景德镇中院执行局。

          送锦旗的是某银行乐平支行,该行与乐平市某置业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处置被执行人名下的14间商铺。因被执行人拒不搬离,银行提出强制清场申请。

          考虑到涉案财产标的大、涉案人员多、社会影响面广,法院紧急启动执行联动机制,向市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请求支持。在市委政法委高位推动下,公安、法院近80人同时出动,8小时后,拍卖标的物成功清点交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这是景德镇中院聚力破解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难的一个缩影。执行工作靠法院“单打独斗”效果不明显,必须在聚合力量上下功夫。

          聚党委政府之力。积极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上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成立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各单位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变“单兵出击”为“集团作战” 。

          聚相关部门之力。该院联合景德镇银监分局和各银行,成立金融案件协调领导小组,制定案件协调制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监管及联合信用惩戒。主动向市国资委、国资公司推荐拍卖标的物,现已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化解金融案件3件,涉案金额近2亿元。

          创新网上执行实现执行大提速

          “网络查控系统显示被执行人有1亿元银行存款,是否实施冻结?”查控员向指挥中心报告。

          “冻结!”指挥中心指令明确。

          指令发出后5分钟,被执行人存款显示冻结状态。

          这是景德镇中院利用网络司法查控系统冻结单笔金额最高的案件执行现场。借助信息化手段,该院建立智能化办案平台和可视化指挥平台,打造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指挥体系。同时,加快推进“点对点”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实现查控网络与国土、工商等部门以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力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

          财产变现是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关键环节。为此,该院从编发拍品名录、指导竞拍者参拍入手,打造专业化网络司法拍卖流程,不仅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更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2017年7月,景德镇中院借助“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对某银行与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名下大宗不动产进行公开拍卖。经过21轮激烈竞价,起拍价为8581.81万元的资产最终以9981.81万元成交,银行最终成功拿回6000余万元,同时化解的还有全市两级法院涉及该公司的系列案件40余件。

          “这么大标的额的案件,能在这么短时间全部处理完毕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记者,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手段,为执行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借助网络司法查控和网络司法拍卖,景德镇中院近年来共挂网拍卖149件,成交额3.6亿元,溢价率12.1%,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50万元,执行案件平均办理天数同比缩短了120天。

          融入征信体系提升执行影响力

          “叶法官,钱我马上交,快把我的名字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取消吧,面子上挂不住,而且影响生意。”近日,长期躲避执行的王某带着300万元来到景德镇中院,主动要求履行义务。这是该院在“瓷都风暴”金融债权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中高度重视社会宣传取得的效果。

          为增强金融执行的威慑力,专项执行活动始终将宣传与执行同部署、同推进。

          走在景德镇繁华的浙江路上,户外LED屏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断滚动;进入热闹的金鼎商业广场,随处可见的广告栏上张贴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除开展社会宣传外,景德镇中院还联手新闻媒体,营造攻坚声势。在多家报刊开辟专栏,刊登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当地电视台,邀请协作部门负责人接受电视访谈,专题讲解联合惩戒措施;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实时报道执行活动、执行案件,定期曝光失信行为。日前,该院还与当地通信运营公司合作,给失信被执行人定制专属“失信彩铃”,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在强大的舆论声势下,全市法院共有180余件金融债权案件的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或与执行申请人达成和解,社会各界理解、尊重、支持执行工作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来源:中国江西网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