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执行 >> 全省动态

        泰和县法院构建联动执行大格局取得成效

        签发日期:2018年02月07日 09:59     编辑:黄婉琼    
        来源:新法制报    

          “都过去十几年了,没想到还能拿回来欠款!”去年4月中旬,刘某手捧“迟到”了16年的1万元执行款,难以置信地说。

          泰和县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娟告诉记者:“自从执行指挥中心试运行到现在,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泰和县法院设立运行的执行指挥中心,中心下设财产查控、短信执行、协调指挥、投诉咨询、案件管理“五大平台”,是江西省首批集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执行指挥中心。

          开展“拒执罪”法制宣传活动

          建“五大平台”解决“执行难”

          打赢了官司,却拿不到赔偿款,法院判决成一纸空文。长期以来,执行“八难”一直困扰着各级法院: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协助义务部门难求;查扣财产难动;特殊主体、特殊标的难碰;法律有缺陷时难办;抗拒执法难究;法院掌握资源少的自身问题难解。

          如何在基层法院面临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诉求,切实解决“执行难”?泰和县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以执行指挥中心为载体,构建“五大平台”,综合治理“执行难”。

          “通过执行指挥中心使各种执行力量优化组合,提高执行的效率和效果。”泰和县法院院长艾菊香表示,“不足一万元的投入、一个人员、一条网线,一台电脑,成本低、见效快,适合我们这类县区法院。”

          泰和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成立打破了法院一家“独唱”,构建起“党委领导、法院主办、联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执行格局。法院先后与检察院、公安局、交警大队、工商等部门联合出台协助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建立点对点联系查控执行债务人的存款、房产、车辆、股票等多项协助执行措施,有效反制执行债务人规避执行的行为。

          解放“双腿”网络查控“老赖”

          泰和县全县人口和金融网点分散,交通不便,外出务工人员多,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以前,一般都是依靠当事人提供被执行人线索,由法院查找“老赖”。“一辆车、两个人、四条腿,撒网式地跑一家家金融机构。”执行局员额法官陈孝军说,各个机构的办事程序都不一样,等候时间长,路途远,目标不明确。一天下来,身心俱疲,还不一定能有收获。这种高耗低效的传统执行方式显得势单力薄、有心无力。

          执行指挥中心财产查控平台建立以后,执行人员的双腿得到了解放。只要通过网络向银行、工商、房管、公安等有关协助单位,传输需查询的执行债务人相关信息,2个小时内就可完成对执行债务人财产查控的任务。

          “执行局全局以往8个执行人员半个月的财产查控工作量,现在1个工作人员1天之内便可完成。”对这种“足不出户”实现执行查控的高效做法,执行局局长陈娟深有感触。

          短信执行平台助推“老赖”履执

          为解决“老赖”躲避执行这一难题,该执行指挥中心与移动、电信等单位建立执行协助机制,根据立案受理、案件送达、财产调查、执行实施、结案阶段和投诉建议等6个不同执行节点,有针对性地将有关执行法律规定、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短信的形式及时与执行当事人保持“对话”,这样不仅落实了申请执行人的知情权,还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

          “您好,您与刘某纠纷一案已进入执行阶段,并由陈法官承办,请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春节前,执行指挥中心通过短信执行平台向拒接执行人员电话、不履行还款义务,多年在外打工的执行债务人肖某平发出短信执行通知,第一条短信石沉大海。

          第二天,指挥中心又发出第二条短信:“诚信是份重要财富,有助事业腾飞。您尚有案件未履行,您的债务情况将被纳入国家征信系统,这将影响到您的按揭贷款等融资权益。”肖某平还是没有回应,指挥中心发出第三条短信:“您尚有案件在法院执行中,本院已多次通知您自觉履行债务,但您仍未履行。请收到短信后,15日内向本院或申请人履行。逾期未履行,本院将依法在电视、报纸、互联网或您的住所地公告您的个人债务信息。”

          收到3条短信的肖某平坐不住了,主动打电话到指挥中心,表示已经叫亲戚当担保人找申请执行人商量,节后回家一次性将6万元债务还给申请执行人。

          “短信执行平台的探索推动着传统执行向科技执行的转变。”据陈娟介绍,截至目前,执行指挥中心已向案件当事人发送各类短信658条,42名长期外出打工、多次拒接执行人员电话的被执行人主动回复或到庭履行。

          泰和县法院主动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以一个小成本的创新为执行困局找到一个突破口,将一出法院的“独角戏”唱成聚力社会各部门的“大合唱”。

          ◎文/图吴显敏 记者程爱娣 实习生王凯琴


        专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