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中午好 11:18:01
“许多涉毒人员因单亲家庭造成了孩子无人监护,导致孩子成为‘孤儿’,但这些孩子不仅不能像孤儿那样易于从社会获得关爱和救助,反而还会因父母的劣迹而遭受社会歧视。这一特殊人群,他们需要被关注,需要更多的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平等友爱、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就涉毒家庭留守儿童的问题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禁毒分局副局长苏军时,他向全社会发出呼吁。
针对涉毒家庭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心理问题突出等问题,吴忠市禁毒委去年启动了“黑眼睛工作室”,对病残吸毒人员子女进行关爱救助。在全市28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立了“黑眼睛工作室”,帮扶280个病残吸毒人员困难子女。
据了解,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进行康复时,对其心理进行硬化是康复工作最重要的一环,但工作人员很难走进戒毒人员的心里。“黑眼睛工作室”从戒毒人员的孩子入手,进行亲情感化,一方面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另一方面可以做好下一代的禁毒教育工作,避免未成年人再走上父辈的老路。
关爱孩子从温暖做起
今年春季开学前夕,《法制日报》记者跟着吴忠市金积镇禁毒专干武克,来到郝渠村邓继锋家中。破败的院墙连个大门也没安,院子里一片狼藉,就连门厅的白炽灯都摇摇欲坠。然而,一进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架在屋中间的铁炉子炉膛里火苗正旺。
“这是我们在年前给拉的一吨煤,要不屋子太冷了,孩子冻得受不了。”武克说完,转而问邓继锋:“媳妇跟你复婚了吗?孩子呢?”
“孩子跟他妈妈上街洗澡去了,我们去办复婚手续,民政局说要等3个月后。”邓继锋答道。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2008年以前的邓继锋通过努力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一拨人,不仅离开农村,而且还在吴忠市区购买了住房,有一个贤惠的老婆和两个儿子,生活幸福。但一切都从2008年改变了,在朋友引诱下,邓继锋开始吸食冰毒,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卖掉住房搬回农村老房……邓继锋陷入吸毒噩梦中,并被强制隔离戒毒。
去年8月,结束强制隔离戒毒的邓继锋回家,妻子提出跟他离婚,这让邓继锋再次陷入绝望。这一情况让一直救助邓继锋两个孩子的“黑眼睛工作室”的志愿者知道了,并及时反映给武克。金积镇禁毒委不仅为邓继锋联系了一份每月收入4000多元的工作,而且“黑眼睛工作室”志愿者多次做邓继锋妻子的工作,并帮其开了一家棋牌室,每天收入能有100多元。经过多次说和,妻子答应与邓继锋过年后就复婚。
就在几天前,“黑眼睛工作室”工作人员给邓继锋的孩子送了两身新衣服、两双鞋、两个书包和一些学习用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回到校园。
心理干预让笑声回来
在金积镇田桥村妞妞(化名)家,上小学四年级的妞妞正在与邻居家的孩子笑着玩耍。然而,在一年多前,妞妞还有些自闭,不愿与人交流。妞妞的奶奶告诉记者,妞妞的父亲因为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孩子的父亲就到广州打工,至今没有回过家,也从不往家寄钱。妞妞一岁多时,她的母亲去世,妞妞就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只依靠4亩农田生活。为维持生计,爷爷出外打工,奶奶在家种田,妞妞就无人照顾。
武克告诉记者,“黑眼睛工作室”的志愿者在一次帮扶活动中,发现了有心理问题的妞妞,志愿者让所有孩子一起唱歌,妞妞不愿参加,还大哭起来。此后,“黑眼睛工作室”的志愿者每天接送妞妞上下学,陪伴她就餐,给她辅导功课,让心理咨询师与她交流。
武克说,为了打开妞妞的心扉,工作室专门举办了一次孩子与志愿者的互动游戏,让妞妞参与表演节目。刚开始,孩子不情愿,但在同龄人和老师的鼓励下,妞妞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也越来越容易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性格也明显比以前开朗了许多。
这是一年来让武克最欣慰的事。他告诉记者:“每一个有吸毒人员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但最不幸的是吸毒人员的孩子。我们感化每一个戒毒人员让他们知道感恩社会,这样的工作开展起来并不容易。但‘黑眼睛工作室’从关爱每一个吸毒人员的孩子入手,关爱一个受伤的小心灵,就能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在家人的共同监督和帮助下,就能巩固戒毒人员不再复吸。”
像妞妞这样受到“黑眼睛工作室”关爱的人和事还有很多:18岁女孩考上银川大学,“黑眼睛工作室”为其申请助学补贴;15岁女孩腿部被烫伤,行动不便,“黑眼睛工作室”为其申请了低保;3岁的男孩动手术,“黑眼睛工作室”为其申请临时救助2000元……目前,吴忠市已建成6个“黑眼睛工作室”,帮扶70余名病残吸毒人员子女,其中10多名孩子考上大学或职业院校,30多名吸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经费问题掣肘帮扶
苏军告诉记者,“黑眼睛”象征着身处困境孩子的眼睛,“黑眼睛工作室”致力于让孩子们通过黑眼睛看到光明。项目着眼于正在开展的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的实施,把受益对象确定为一些遭受社会歧视、得不到社会关爱和救助的“孤儿”和贫困青少年。通过项目实施,可以解决部分贫困病残吸毒人员子女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远离歧视。更重要的是,这些缺少母爱、无家庭监管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前段时间,吴忠警方打掉两个未成年人盗窃团伙,团伙中大部分孩子来自涉毒家庭。
“黑眼睛工作室”的成立得益于吴忠禁毒志愿服务队,这个成立于2014年2月的服务队目前已有志愿者3000多名,涵盖干部、教师、公检法干警、青年学生和民间爱心人士等社会各阶层人员,主要从事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戒毒帮教和贫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父母及子女关爱行动。去年,志愿服务队设立“黑眼睛工作室”,组织志愿者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结成对子,以生活资助、学习辅导、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开展活动,重点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日一餐,一周一访谈,一月一辅导,一季一换装,一年一体验活动,帮助病残吸毒人员子女健康成长,促进病残吸毒人员安心戒毒,维护社会稳定。
苏军告诉记者,目前,“黑眼睛工作室”面临最大的困境是经费紧张,去年确定的120名关爱对象,为每名病残吸毒人员子女提供丰盛的午餐,每人每月300元,每季度组织开展为病残吸毒人员子女更换衣服及生活用品活动,每人每次物资需经费200元;组织开展一次体验活动,每人每次需经费500元。根据预算,“黑眼睛工作室”项目每年需资金60万元,而项目主要由吴忠禁毒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大多是从吴忠市一些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处募捐而来。今年,“黑眼睛工作室”将申请禁毒经费、国家项目、自治区有关经费、社会捐助,并计划在全市28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都建立“黑眼睛工作室”,帮扶280个病残吸毒人员困难子女。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